近期头条

中东:僵局不化 和平蒙难

今天我们网上说新闻

莫让信用瓶颈阻碍求学路

税收大漏洞——从小凭证堵起

以暴易暴何时了
更多...

保留最近一个月内的新闻信息


    “两会”过后,中国银行业“动作”不断:人行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个人征信体系;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已确认将于4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将有自己的“VISA”——银联卡;中国银行业加快上市步伐,招商银行成为中国第四家上市银行……加上最近“爱立信倒戈花旗”一事,银行业的种种入世“症状”不仅逐渐显现出来,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禁使人为中国银行业捏了一把冷汗:中国银行业,你胜算几何?

  》由此进入网友讨论区




中国银行业,胜算几何?


2002年04月04日


    “狼烟四起”?




    日前,有消息称,南京爱立信公司凑足巨资还完南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19.9亿人民币贷款,转而再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的巨款。对中国很多中小银行来说,19.9亿可能就是一家支行的所有存款或者所有贷款。消息一出,立刻令国内媒体和银行界对“来势汹汹”的银行大战感觉“不妙”。




中资银行的客户成分
    外资银行在中国主要从事的多是融资、贷款和外汇交易等业务,客户主要定位于进出口企业和需要资金量比较大的企业。目前中国银行业60%的利润来自于10%的优质客户,而国际银行业中80%的收入来自于20%的客户。今后几年外资银行的业务增长将主要来自本地客户,中国银行业这10%的优质客户正是外资银行的重点目标所在。据预测,海外银行在今后10年内,将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由目前的2%提高至8%-12%。

    中国建设银行研发部总经理孙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平静的说:“这并不是突发事件,这只是信号,以后此类事件会再次发生;同时这说明五年的缓冲期并不安全”。孙涤认为,外资银行未入中国市场时,外资公司别无选择,只能依靠中资银行。而外资银行一旦正式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外资银行的优势马上就凸现出来。中资银行的外资企业客户很容易流失到外资银行去。

    另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中资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说,这件事情纯属市场行为,国内银行只能表示无奈。花旗银行在国际结算、服务水平、营销手段等方面的优势,是国内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中资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无独有偶,就在“爱立信事件”被炒得纷纷扬扬的时候,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及东亚银行相继获得央行批准,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正式开办国内普通居民和企业的外币业务,让国人进一步感到“狼烟四起”的紧迫感。我们还有机会吗?




    “杯弓蛇影”?




    就在媒体一片“猛虎出笼”“天下大变”之时,爱立信中国公司副总裁郗建民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采访时断然否定了“倒戈”的说法。他说, “我们在南京的运作取决于当地银行非常大的支持,而且我们从来也没有打算从当地银行的身边走开,因为走开了对我们自己是非常不利的。”但是,郗建民还说,他们刚刚开始打算跟花旗开展业务,这完全要看企业发展的需求。据了解,除花旗外,爱立信还会考虑与其它外资银行进行合作。




百年花旗的上海庆典
    3月21日,来自花旗集团董事长兼CEO威尔在上海世纪广场挥舞起花旗银行百年庆典旗帜,与现场的中国京戏表演庆和。这一天,威尔千里迢迢从美国赶来,接受中国人民银行送给他的特殊礼物——花旗获准在中国经营全面外汇业务,从而实现了外资银行在中国零售业务的零的突破,而零售业务又正是花旗银行最为擅长的。花旗银行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信用卡发行商,在亚洲拥有7百万信用卡用户,个人银行业务每秒钟需处理12项信用卡交易,每天处理交易总量高达1百万。

    看来,“爱立信事件”并非完全“空穴来风”,我们也并非一味“杯弓蛇影”,我们不禁要问,在爱立信心中,中资银行还有多久“存活期”?更重要的是,最近开放的国内居民企业外币业务似乎让外资银行们开始找到“大施拳脚”的空间。

    “虽然在汇丰存外币的利率与国内银行相同,但是我们提供的服务方式将是完全不一样的。”刚全面开通外汇业务的汇丰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刘展智充满信心的说,北京汇丰还将向央行申请办理外币银行卡和汇丰的拳头产品“汇丰卓越理财”业务(已在上海实行),“汇丰的银行卡有VISA、万事达和自己的网络卡,一旦银行卡业务被批准,出国只需少量现金加上一张全球通用的国际卡,而且再也不会被卡‘卡’住。”




    而对外资银行们津津乐道的“完全不一样”的服务,许多最先享受这种服务的上海人毫不掩饰的说:我就是愿意把自己的外汇账户开到花旗、汇丰这样的外资银行来。




    胜算几何?




    有人说,中国入世对外资金融企业实行的是有步骤的开放,即便五年保护期到来之后,中国政府也可能每年新批一个分行执照给外资银行,这样100年以后,外资银行才能具有和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规模。因此,规模就是目前国内银行业的优势;




中国银行奋起“接招”
    最近,中国银行在上海频频亮相。一天之内,这家中国最外向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浦东陆家嘴开通了“中银在线”网上银行服务、签约向东方航空公司贷款120亿元人民币和2亿美元、宣布中银国际证券正式开业。中行“一天出三新招”的举动因此格外引人关注,包括去年年底在深圳开业的中银保险,中银旗下实际上已开始以分业方式与国际接轨,全方位地运营金融、证券、保险等产品。此间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中资银行业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挑战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也有人说,国际大银行实现中国本土化尚需要一段时间,而本次外资银行开放外汇业务时的收费规定就是他们“水土不服”的证明。据了解,花旗银行规定,“每月日平均存款低于5000美元收费50元人民币,存款不足10万美元收费100元人民币”;而汇丰银行则对6个月内日均存款在2000美元以下的收取20美元服务费。

    但专业人士说,“即使中国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在数年内亦无法与美国的花旗银行平起平坐”。花旗银行的人均利润是工商银行的10倍,而其资产总额是我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总和!那么,中国银行业,你胜算几何?




    中央银行行长戴相龙日前指出,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缺点就在于他们没有按照货币经营企业规律运营,没有发展和培育自己的客户。而这其中就反映出国内银行在“服务理念”和“利润观念”上和国际先进银行业的差距。




中国银行业入世承诺
    按照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时间表,2002年内对外资银行外币业务的限制将全部取消。人民币业务除已开放的深圳、上海、大连、天津四城市,将再开放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五城市;明年开放济南、福州、成都、重庆;第三年开放昆明、北京、厦门;第四年开放汕头、宁波、沈阳、西安;第五年取消所有地域限制。五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的限制。

    我们能否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理财建议,还是仍停留在吃吃喝喝拉存款上?我们是否还紧抱着“存款立行”的观念,以拉来存款的多少评定员工的业绩?是否我们还在期望通过降低费率或提供免费服务的方式获得客户?什么时候我们能使10%的优质客户产生80%的利润?

    在银行业发展发面,政府已经做了很多:从不良债权的剥离到五年的缓冲期,但如果我们的银行不从自身经营理念和实践上做出相应调整,遇到强敌只是“无奈的感慨”,那么国际银行在“国际结算、服务水平、营销手段等方面的优势”,就永远不会改变——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视听在线 |  宽带频道 |  广告频道 |  ENGLISH CHANNEL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