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华东新闻]文明的约束与开放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9月15日 22:12 来源:

  ●从根本上说,文明约束不能尽如人意,真正原因在于文明开放不足。文明社会的形成,应当是在不断扩大的开放中一步步完成的,孤立的“不”、“严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某报刊登图文报道,反映内地游客在香港迪斯尼乐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行为不文明的当然不一定全是“内地游客”,不过,从照片上看,以中国游客居多估计不会有误。

  这让人联想到两件事。一是人民网在9月20日,即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四周年纪念日暨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之前,特别推出日常生活“十大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调查表所列“不文明现象23种”,其中就包括了游客在迪斯尼乐园的那些行为;二是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公布后,文明话题热议一时,大家列举的不文明行为也大多可在那23种当中找到。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大家公认的那些不文明行为或现象,无论是23种还是32种,大多可用“不应”、“不得”、“不准”或“严禁”来作一番语句修饰。比如,在一些城市,把“高楼抛物”列为最不文明行为之一,据知曾有人把垃圾袋扔在行人头上,甚至有扔硬物把人砸死的。因而,文明建设就要“严禁高楼抛物”。这就给人一个印象,好像文明建设就是对不文明的行为或现象说“不”,就是要对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作出种种规定,总体的特点就是“约束”。

  其实,“约束”只是文明建设的一个侧面。在近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文明进程中,还有另一个侧面———开放。在封建统治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现代文明就是一次大开放。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从衣食住行到社会交往,与百年之前相比,哪有一点旧时的影子?

  在谈论文明约束的时候提及文明开放,是为了探讨一个问题:列入文明约束的种种现象,改起来实在说不上有多难,为什么总改不掉呢?说起来,这些不文明现象顽强地存在着,与贫穷还是富裕、发达还是落后、城市还是乡村,说不上有什么因果关系,那么又与什么相关联呢?

  从根本上说,文明约束不能尽如人意,真正原因在于文明开放不足。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村姑到城里当保姆,做事干净利落,偏偏不愿擦地板。一问,这位村姑回答,你家厕所比我家厨房都干净,我擦什么呀?这个故事包含一个道理,所谓文明是有标准的。一种行为你说不文明,在另一个人心目中未必不文明。每个人不大可能明知自己的行为不文明而为之,无论是闯红灯还是在街角小便,他心里想的一定是“这没什么”,倒是你的大惊小怪让他好生奇怪。因此,在我们天天说这不准那不能的时候,不能忽略文明开放,就是真正知道文明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才是文明的。比如,当人们真正了解到现代教育是文明的,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封建教育;同样,也只有当人们真正知道闯红灯、乱丢垃圾在方便自己的同时如何严重地妨碍了他人,所以是不文明的,这才能逐步养成文明的习惯。

  从特点上说,文明的开放是观念开放的一个方面。一个社会被那么多不文明现象困扰着,也反映出这个社会从整体上说开放不够,反映出世界公认的文明标准与我们现实生活还有不小距离。真正文明社会的形成,应当是在不断扩大的开放中一步步完成的,孤立的“不”、“严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顾勇华)

责编:闫冬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