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就业目标已确定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24日 17:41)
CCTV.com消息: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
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年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2003年是我国把就业再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第一年。在克服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劳动保障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建立责任体系、制定配套政策、开发就业岗位、增加资金投入、搞好就业服务等方面狠抓落实。特别是在8月份中央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后,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就业和再就业人数增速明显。
2003年,全国累计实现新增就业岗位850万个,全面完成2003年新增就业岗位800万的目标任务。全国共有1038万下岗失业人员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或相应证明),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中,共有440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全年400万的目标任务,其中,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20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任务。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底增加0.3个百分点,实现全年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
2004年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已经确定: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为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明确目标责任,狠抓政策和工作的落实。继续坚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将就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衔接,形成良性互动,切实把扩大就业的目标有机地体现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各项工作中去,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集中力量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操作难点,全面发挥政策促进就业效应;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的运转管理;以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落实帮扶措施,推进就业援助制度化。
二是加强职业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相互促进。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努力做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加快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推进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促进就业,通过就业验证培训成效,从而推动培训,实现职业培训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相互促进。2004年将实施培训10万新技师计划,组织实施400万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30万人员的创业培训,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规模增长20%。
三是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有效控制失业率过快增长。在积极促进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将采取一些减少和调控失业的措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兼并和改制改组,把握关闭破产工作力度,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规模性裁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的并轨工作,把握好并轨的节奏和力度,防止因出中心过于集中导致失业率急剧攀升;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尽可能将富余人员安排在辅业企业,避免大量推向社会;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失业人员尽早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
四是统筹城乡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努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环境,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规划,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同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就业工作整体规划,安排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等工作,加强政策引导和就业服务。
二、两个确保继续得到巩固
下岗职工总数减少,基本生活保障继续得到巩固,并轨工作稳步推进。12月底,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60万人,比上年底减少150万人,其中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195万人,基本上能够领到基本生活费和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8个省份已经撤消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2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5490万,其中参保职工人数为11638万,离退休人数为3852万。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基本实现按时足额发放,未出现新的拖欠。12月底,全国已有2933万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率为84.5%,比三季度提高22.8个百分点,比上年底提高41个百分点。明确了国有农垦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解决了农垦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
下一步, 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继续加大两个确保的工作力度,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按月通报各地和全国重点联系城市社会化管理工作进度。
三、失业保险作用继续增强
2003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37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9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15万人,比上年底减少25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扩面征缴工作力度,重点是将非公有制企业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在东部地区基本完成并轨工作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重点关注老工业基地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困难的地区,指导做好并轨和失业保险接续工作;继续做好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工作,对基金压力较大的地区,通过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调剂和地方财政补贴等方式,做好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防止拖欠失业保险金。
四、医疗保险运行平稳,工伤、生育保险取得进展
2003年底,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0895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49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为7977万人,参保退休人数为2918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1051万人和444万人。各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基金收支平衡。各地普遍将困难企业职工参保作为2003年工作的重点,采取了降低缴费率,先建立社会统筹基金等措施,使困难企业参保难的情况得到改善。
2003年底,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457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67万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37万人。《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后,我部及时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其中《工伤认定办法》、《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和《非法用工人员伤亡一次性赔偿办法》3个文件已以部颁规章的形式发布,报经国务院同意,与有关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与有关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制定了贯彻《条例》的实施方案并确定了79个重点联系城市,一些省份还进行了不同规模和不同层次的培训,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实施细则或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
2003年底,全国有29个省份开展了生育保险工作,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3648万人,比上年增加160万人,有35万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参保,积极探索解决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的实现途径和具体办法,着力推进以灵活方式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督促各地认真做好《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工作,按照完善政策、健全机构、推进扩面、夯实基础、做好衔接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夯实工伤保险管理工作基础,加大推进力度,力争到2004年底在所有统筹地区启动实施工伤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到6000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责编:范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