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正文

带着梦想上路
------记录中国登月计划
央视国际 (2002年12月29日 15:00)

  编者按: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演;中国人要挣脱地球的引力前往太空世界。

  按照2000年11月发表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未来的十年中,即2010年实现登月是一个更明确的目标,中国人要迈出自己的一小步。

中国登天梦

  中国的航天“情结”由来已久:

  古代神话中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被称为“最美的形象”;

  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这样写道:中国最早发明的古代火箭,便是现代火箭的雏形。

  ……

  ::我国探月 计划四步走 ::

  “一切已是整装待发。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鲜艳的五星红旗同样会插在离我们38万公里远的月球上。”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

人类登月历史

 60年代,月球曾是人类所有梦想的核心。


  1969 年7月20日至21日夜,美国“阿波罗”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将人类的第一步深深烙印在了月球上。

  1972 年以后,“阿波罗”计划宣告停止。此后,再也没有人在月球上激起尘烟……



  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技周学术报告会上,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的一句话,令人振奋:中国将在2010 年之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计划。

  据欧阳院士透露,我国实施月球探测计划,将分四个阶段来实现。第一步是研制和发射月球轨道器、软着陆月球登陆器和月球车。第二步实现取样返回。第三步实施载人登月计划。第四步的任务是人类在月球上定居。实际上,中国科学家目前谈论更多的还是首次月球探测计划,即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填补中国月球探测的空白,同时为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至于月球基地建设,那是更为遥远的事情。

  现在中国正在为第一步的卫星探测做准备,这也是“十五”期间所能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

  中国将利用先进仪器对月球进行全面的探测,包括月球的资源、能源的分布和它的特殊环境。经过精密的计算和论证,中国已经确定了卫星的发射轨道,解决了卫星途中控制问题,卫星本身的电源、结构、温度控制、电传等系统的分工和论证也都顺利完成,部分仪器正在进行研制和测试。

  ::怎么去月球?::

  去月球,是一件太复杂的工程,绝不是普通人能想象到的复杂。

登月的光荣与梦想
月球上的第一个人类脚印
第一次登月的三位宇航员(左至右)尼尔·阿姆斯特朗、麦克尔·科林斯和埃德温 ·奥尔德林
从第一个脚印到探索未来

  目前我国的卫星最远发射到了地球静止轨道,距地心大约3.6万公里。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44万公里,远大于这个距离。清华大学逸夫楼中的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室王博士认为,“从地球发射的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的速度很大,会掠过月球或者直接撞击在月球表面上,而不能被月球的引力捕获直接形成环绕月球的卫星。”王说,“如果要让探测器持续不断地完成对月球的观测任务,就必须通过止推发动机在适当的时机和轨道进行工作,衰减探测器相对于月球的速度,使其成为环绕月球运动的卫星,完成科学观测任务。更进一步的探测工作是让着陆器‘软着陆’在月面上,进行月球表面的巡游等任务。”阿波罗登月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他的工作方式也是相当复杂,简单地说是这样:阿波罗飞船从地球飞出后,利用反推力制动,类似于刹车装置,衰减速度,然后环绕月球轨道运动,确定登陆点,阿姆斯特朗坐着登陆舱脱离阿波罗号,降落在月球上,登陆舱又一分为二,其一为带轱辘的月球车,阿姆斯特朗坐在上面可以移动,另一半的返回舱又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载着阿姆斯特朗回到阿波罗飞船上,同时飞船还在月球轨道上飞行,要飞上去和飞船对接。一个极其微小的疏漏,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都会被放大成一个天文数字。
  中国飞向月球的主要困难不是运载能力,目前我国在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是10吨,相当于可把两辆东风卡车送到200公里的高度,如果到月球运载轨道,估计将有1.5吨左右的量级。王博士介绍说,“目前主要的困难是遥测技术。”遥测技术简单地说有点像上网,用鼠标在网上操作,而信息会根据你的意图反馈回来;同样,前往月球的飞船要与地面联系,受地面控制,同时反馈回信息,38.44万公里对中国航天目前还是一个不短的距离。同时月亮27天左右绕地球公转一周,也就是说一天大约转15度左右。我国的国土资源覆盖的时区有限,不能完全覆盖,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观测到探测器。另外,探月的卫星运行到月球的背面时,地面上也无法收到信号。因此,卫星即使发射成功,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测控,卫星就会失控,或者传不回信息,无法正常工作。

    阿波罗11号组成  
“阿波罗”11号 的月球车
驶往月球的空中“列车”
使阿波罗登月计划得以实现的土星5号巨型火箭

  这就是现在经常说的遥测瓶颈,以目前水平,动用全国的观测站和天文台,刚刚可以完成遥测,但还是比较勉强。目前除了航天院所外,哈工大、北航、国防科大、西工大、中科学院的空间中心、地化所等都有涉及月球探测的项目。月球已经成为一个科研的新大陆。

  ::去月球干什么?::

  “很多日本的大公司已经开始研发如何在月球建度假村,他们在地球上建房子做试验。”

--航天专家李大耀

  “人类航天最终是要取得回报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开发太空资源。”中国航天专家李大耀说。

  第一,是相对于地球表面的高远位置,也就是“势能”,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比如应用卫星,目前开发最多、最充分的就是这一项。”

阿波罗11号给地球带回什么?
  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内部结构,宇航员还发现了月球的磁场,测量了月球内部发出的热流;

  根据44亿年前的碎片可以确定,月球的年龄和地球不相上下;

  派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成果” ,登月计中每投入1美元就获4~5美元的产出。

  第二,高真空、超洁净资源,也就是大气密度与大气中所含尘埃数的密度极低。目前太空制药的某些实验中,纯度要比地球环境高100倍。

  第三,地球引力场资源,它可以保证航天器的长期驻留。

  第四,太空微重力资源,也就是说摆脱了重力之后的环境,物体不再有轻重之分,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冶金。在地球上有些合金,在重力环境下,就好像水与油一样是要分层的,而在太空可以冶炼出新的合金,制造新材料。

  第五,太空的太阳能资源,地球只有一半的时间可以接受太阳能,折射、反射、云层、水汽吸收都要损失大量能量。而几乎所有的卫星都是靠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可以设想是建立太空太阳能发电站。

  第六,才是月球资源,在这个地球最近的邻居上可以做很多事,“月球很早以前就进入宁静阶段,保留了大量原始信息,可以研究宇宙的起源。月球的引力场很弱,只有地球的1/6,发射航天器的阻力就小了。而且月球上也找到了水,有水就可以电离出氢、氧,燃料也就有了。月球上有100多种矿物,其中5种是地球上没有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上有氦3元素(氦的同位素),这在地球上十分罕见,它是核电的主要原料之一。有过一个估计,月球表面深度3米以内的氦3有70多万吨。这意味着上个世纪末,全球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100吨氦3的核反应,以此计算月球的氦3够地球7000年的电量。”

  ::中国的宇航员和宇航服::

  他们都是驾驶歼击机或强击机的飞行员

  我国培养的第一批宇航员,共12人。他们都是驾驶歼击机或强击机的飞行员。

  这12人是从2000多名飞行员中挑选出来的,其中有两名曾到俄罗斯接受过专门培训。

  这12人中将有2至3人成为中国第一批遨游太空的宇航员。

  宇航员的服装基本上有两种:


  一是用来预防失重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的“防护服”,适合在舱内穿着,其内部压力通常仅有0.3个压力,如果要到舱外活动,需要花费约12个小时,才缓慢减压到正常情况下的1个大气压,或者花4个小时吸纯氧,把体内的氮气排出去。

  其二是不依赖座舱内大气环境的“全压服”,其中包括专门设计的太空行走服和登月宇航服。因为在空间站中工作的宇航员,一年之中要有50到250次的舱外活动,不能用大量时间作准备活动。而穿上“全压服”,哪怕舱内的大气全漏光了,“全压服”内的压力还是适于生存。

  从1961年美国人设计的第一代宇航服到第四代的“全硬式”和“半硬式”宇航服,宇航服已经可以量体裁衣,适合每个人的体形,并可以连续使用15年以上。

责编:小心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