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沈阳轮训村支书 以此作为新农村建设切入点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9日 08:56 来源:
    专题: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新农村

  人民日报消息:“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针对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沈阳市从27日开始首次对全市1537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为期一周的脱产轮训。针对村党组织书记的轮训班,今年沈阳将举办7期,所有村支书都要接受包括形势任务、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在内的系统培训,此后每年轮训一次,形成制度。

  “过去村支书哪有什么培训啊,干好干坏都一样,现在可好了,不仅能帮助我们领会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精神的深刻内涵,而且还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康平县小城子镇小城子村党支部书记甄景芳告诉记者,今后他打算带领全村54名党员学习致富本领,让党员个个成为带领乡亲共同富裕的能手。苏家屯区林盛堡镇四方台村党支部书记洪福祥则认为,培训的目的是用好一个干部、带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他表示,在两年内要实现村人均纯收入8000元,提前奔小康。

  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村支书很重要,所谓“顶上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我们党所有的政策都要靠基层组织来落实。因此,沈阳市委将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素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规定每年对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次,时间不少于5天。在培训内容上,强调注重实际效果,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内容,确保每名村干部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大多数村党组织书记具备“双强”(带头致富本领强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强)能力。

  今年1月21日,《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正式下发,对建立完善村党组织书记的考核激励机制作出规定。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作用,沈阳市委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屯环境,构建和谐农村;加强自身建设,发挥示范作用”三个方面的主要职责任务作为考核村党组织书记的依据;把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实现“一村一业”,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幅度12%以上作为村党组织工作目标;将指标考核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的报酬、奖惩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对指标完成好、业绩突出、群众满意的给予补贴和奖励,对达不到指标要求、无所作为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为此,沈阳市提出逐步建立“三向”培养机制,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将建设一支过硬的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作为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第一步。

  《意见》提出的激励措施,让许多村支书兴奋不已。《意见》规定,从2006年起,沈阳市将对村党支部书记的补贴纳入市财政的转移支付范围;对于连续三年指标完成好的现任村党组织书记,经考核认定,给予办理一次性商业养老保险。此外,沈阳市还将制定具体办法,将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选任为乡镇领导干部。(记者徐元锋)

责编:刘彦妤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