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7日 14:07 来源:
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第326期刊登文章《公共财政“缺位”与政府角色“错位” 》,认为目前我国公共财政在众多领域存在着“缺位”现象,而公共财政的“缺位”背后反映的其实就是政府角色的“错位”,是典型的“政府失灵”。如何纠正公共财政“缺位”现象呢?关键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关键在于改革。
公共财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公共性”,即公共财政主要是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也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公共财政的普遍作法。我国政府自从1998年正式提出了要“走向公共财政”的目标以来,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在众多领域存在着“缺位”现象。一些本该由市场调节、自我发展的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财政没有及时退出;而本该由财政供给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又得不到充足的资金保证。其结果,就是公共财政出现了“不公共”的怪现象,其公平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之所以会出现公共财政“缺位”与政府角色“错位”,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政府作为公共财政的具体执行者,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包办一切”的角色中转换过来;另一方面,企业在从“办社会”的领域里退出来后,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角色却没有及时跟上。这也反映出企业改革与政府改革的衔接中出现了“断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关键是要弥补改革的衔接中出现了“断档”。
一是通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弥补“断档”。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机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有一定的突破。但从总体看,中央机构改革还不彻底,同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扩大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这将是中央机构今后改革的重点。而我国又是一个大国,且地方的情况又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推进中央机构改革的同时,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也要积极跟上。这既有利于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此,建议:第一,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一级改革,不要强制推行统一的模式,允许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逐步过渡。第二,地方行政体制改革要在明确基本目标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要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
二是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弥补“断档”。财政是“庶政之母”。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表明,有财才有政,财强政方固。建设强大而稳固的财政,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们在处理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等方面投入了巨大财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上投入不足,导致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比较严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公共财政“缺位”,就在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却不断上升,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据统计,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平均每年17.7%,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率12.3%相比,平均高出5.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4.7%,2003年则达到19%,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是15.6%。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建设强大的财政,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市场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等的投入和支持,解决农民、城市流动人口和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社保、公共福利等方面的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只有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建设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才能保证政府能担负起更加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这既是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大众角色的需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刘纯银)
责编: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