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闻30分]>>
CCTV.com消息(新闻30分):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后的当天晚上,也就是2005年10月12号21点30分,两位航天员与他们的妻子和儿女进行了一次天地间的通话,感人的场面打动了许多人。今天的回望神六节目为您介绍这场天地对话背后的故事。
费迪:“爸,你好!”
“你好!”
“失重的感觉怎么样?”
“还行吧。”
“爸爸,我等待你回来和我一块钓鱼。”
“好的。”
航天员聂海胜与女儿聂天翔通话
聂天翔:“祝你生日快乐,祝你
生日快乐……喂,老爸,你再给我一点掌声行吗?”
聂海胜:“好啊。”(费俊龙和他一起鼓掌)
神舟飞船是在距地球200到350公里的轨道上飞行,飞船上航天员的声音和图像实时传回地面,就好像进行一场太空直播。
尽管航天员与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距离远远比不上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但要实现飞船与地面的图像信号实时传输,却比从北京向上海传输电视直播信号复杂得多,因为这当中穿越的是宇宙空间。
航天员的图像是通过一个专门的通道由微波传回地面的。由于这个通道非常狭窄,要把图像传回地面,必须对图像进行高倍压缩处理。
神舟六号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李智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进行的工作,主要攻克的难关还是图像压缩这个方面。现在图像压缩大概压缩了大概180多倍。
经过压缩的图像和声音信号通过微波传送给设在地面的测控站。地面测控站接收到信号后,再通过网络或者是通信卫星传到位于北京航天城内的飞行控制中心。在飞行控制中心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后,还原成画面和声音播放出来,实现这场天地间的直播。
为了获得更好的图像,设计人员还对神舟六号飞船舱内的摄像头进行了改进。
神舟六号飞船测控通信系统 副主任设计师 李智勇:你看咱神舟五号的时候,咱们镜头里面杨利伟人就显得很大,因为这个镜头角度比较窄,(当时是)为了摄取一个航天员。今年是两个航天员,要把航天员的动作都照得比较清楚就必须选一个广角镜头。
为了拍下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的珍贵镜头,设计人员在神舟六号飞船轨道舱里又新增了一台摄像机。加上航天员手中的DV机,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不同机位为我们拍下的航天员的太空生活。
不过,由于传输通道的限制,这三路画面并不能同时传会地面。在飞船上有一个图象切换器,航天员可以根据地面指令或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的一路画面传回地面。
责编: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