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东方时空]两岸看神舟(10月14日)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7日 10:50 来源:
    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
    进入[东方时空(新版)]>>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和台湾东森电视台的美洲台、亚洲台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收看《东方时空》的特别节目,两岸看神舟,我们现在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为您做报道,跟我搭档主持的是东森电视台的主播卢秀芳。

  卢:大家好,其实我们看到在昨天的节目当中花了很多的篇幅讲的就是睡觉,讲了上半还没有讲下半,我回家想了想,睡觉还不只固定住身体而已,手脚都要固定住,否则就成这样睡了,睡了一半手就飘起来了。

  白:其实仅仅这样睡还不可怕,有的时候你会有这种感觉,人一睡醒的时候,竟然会有那么一恍惚间很不现实的感觉,这个时候在太空中要是很不现实就更麻烦,因为他的手和脚不受控制,有的时候自己的手会不由自主的拍到自己脸上,如果没有固定住,一起床会觉得这是谁的手。

  卢:拍自己还好,不要模模糊糊按了别的钮了。

  白:着陆了。所以,这个一定要控制好。但是其实针对睡觉,的确涉及到很多高科技的问题,在他睡觉之后,在他脑袋的区域会形成一种循环风,始终保持健康空气的流通。

  卢:这么个小细节都注意到了。

  白:对,我要反过来问你一个问题,秀芳,已经进入到了超过第50个小时,今天上午11点的时候已经超过50个小时,这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你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来说,会不会已经有连续几天的关注之后,稍微有一些疲倦的感觉?

  卢:完全不会,为什么不会,就像我们刚才举的这个例子,昨天以为睡觉的问题讲完了,结果我们自己回家睡了一觉之后醒过来发现还没有讲完,睡觉的问题无穷无尽,包括我们刚刚讲的手脚飘起来的问题,还有他恐怕是不能翻身的,我们自己在家睡觉左扭右扭没关系。

  白: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好奇牵引着我们不疲倦,每天会有新的问题出来。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在咱们制作两岸看神舟的头一天的时候,我们专门做了一个调查,这个调查里面有这样一个选项地你认为宇航员在太空中什么最困难,排在第一位的,30%的人选择的是克服寂寞、孤独等心理不适,排在第二位的是26%,解决吃喝拉撒睡,第三位的是24%做科学实验,第四位的是多人配合工作。现在我们来看,这四个选项当超过50个小时太空飞行之后,其实航天员全在遇到,他们究竟面对的怎么样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航天日志,我们透过过去的这些小时的航天日志来感觉一下他们面对这些问题都会呈现哪些画面。

  航天日志:

  10月12日11点 航天员第一次太空进餐

  17点30分 航天员进入轨道舱

  17点34分 航天员换上工作服

  21点32分 两位航天员与亲人天地通话

  10月13日 航天员聂海胜41岁生日

  10月12日 22点 航天员第一次太空睡眠

  10月13日06点 航天员拍摄失重下进餐情形

  7点45分 航天员展示进入轨道舱

  10月13日9点 航天员在24小时内飞行的68万公里成为中国日行最远的人

  17点26分 航天员整理航天服

  10月13日 航天员完成多项科学试验 目前一切正常

  白岩松:秀芳,说到台风,你是专家,当台风来了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船只要回到港口,甚至要有一些铁锚给它束缚一下?

  卢:没错,我们看到在台风来的前两天,大家就接到讯息,各个港口都是爆满的,还要早一点预定位置,除了用钢索束缚住之外,人员最好是全部离开。

  白:我为什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早晨在做直播的时候听到一个讯息,整个在完成对神舟六号测控的时候是四船九站,今天在四船里头,远望三号正好遭遇了台风,甚至在卫星云图上能看到台风眼,远望三号被迫要离开100多海里,这也是不容易的,但是他不能回港口。

  卢:我想问你有什么影响。

  白:他要挪走,继续保持很好的测控,以便把这个影响减到最小,你要说一点影响没有,也不太可能。

  卢:但是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

  白:总的来说问题不大,我们特别关心远望二号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正好我们的记者王亚民现在在远望二号上,现在我们通过一星的电话完成对他的连线,王亚民你好,赶紧给我们介绍一下你所在的位置和海况。

  远望二号记者王亚民:现在我们这个地方与北京有着五个小时的时差,现在船上的时间已经是23点多了,现在我们船的位置应该是在南太平洋任务海域,从今天开始,远望二号测量船的任务海域的海况开始变坏,海浪现在已经超过了三米,风力也达到了六七级,这个海况应该说对海上测控来说已经到了极限的海况,船上的天线摇晃,对飞船飞来之后的捕捉带来一定难度,据天气预报部门预测,马上会有一个温带气旋在我们任务海域内生成,这也说明了可能会有更坏的天气,如果这个海况进一步变坏,我们这艘船将考虑去其他海况比较好的任务海域,现在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把船后面有两对减摇旗,这个旗像鱼鳍一样释放出来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缓一下这种海水和风力对船的摇晃的幅度。

  白:非常感谢亚民给我们带来的报道,因为是一星电话,信号不是很稳定,我们不敢有太多往来的连线。的确让我们一下子有一些担心,太空中,神舟六号一切顺利,但是底下我们监测的船只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海况的时候会遇到小小的麻烦,我相信他们会有备案。

  卢:而且我觉得在经历过这一次之后,其实这次冲击也好,通通对未来来讲是很好的记录,怎么样克服这些困难。

  白:秀芳,两岸看神舟,两岸看神舟,当然要关心两岸的问题,台湾这几天,尤其是从昨天节目到今天这样一个节目的段落里面关注的程度怎么样。

  卢:我先八卦一下,讲一讲我四岁女儿的反映好了,我觉得她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一个缩影,才四岁,话才刚刚讲清楚,脑袋还不是太清楚,她昨天打了个电话问我,妈妈,你可不可以给我带一个神舟飞船回来,还好,你节目第一天开始就送了我一个,有的交代了。因为在学校里面他们很多同学在聊天,你知道吗,飞船上天空了,我女儿说哪有这种事情,他们说你妈妈就在现场采访,然后她打电话说可不可以带一个神舟飞船回来。事实上我们东森新闻的总机这两天也忙翻了,很多学校的老师,特别是幼稚园的,小学老师打电话给我们总机想要调片子,因为我们东森新闻的片子是最齐全的,他们为此更改了这两天教学内容,因为小朋友都在问到底怎么到天上去,两位航天员在天上做什么,小朋友的问题无穷无尽,老师的确也疲于应付,所以他打电话跟我们调片子,希望把这个片子拷贝之后带到教室给小朋友看。

  白:跟大陆非常相似,那天我回去之后没想到家里的孩子在发射的时候,因为班级里有电视,那堂课老师没有安排其他的课程,而是让学生看这样一个发射的直播,所以小孩太空热,最近真是特别特别的热。对孩子的影响恐怕是非常非常大的。

  卢:同时我们看到台湾在神舟六号发射升空之后,在昨天、今天出现了很多熊猫,为什么,大家每个人都黑眼圈,没有睡觉,都在等,我可不可以看到神舟飞船,到底在哪儿。

  白:尤其你在昨天节目当中又播出了准确的要过台湾的时间。

  卢:这是我们东森独家新闻,谢谢你们了。

  白:今天的情况不知道怎么样。

  卢:我们连线一下我们台北的记者杨钊,他所在的位置还是台北的天文科学馆,在这边有非常多热闹的展览,杨钊,这是我们第三次的对话。我想请教你,在台北引发了一股热潮,大家都希望自己是最幸运的那一位,可以看到神舟飞船划过天空,到底看到没?

  杨钊:其实台湾这边现在已经进入到神舟发射的第三天,台湾观众还是持续关注神舟六号在太空中的一些事情,今天他们关注两件事,一个就是昨天你讲的,在4点50几分的时候可以在台北的天空看得到,很多观众打电话询问到底在台北市里哪个地方可以看得到,很可惜的是,今天台北一整天都是阴天,没有办法看得到。这是一个比较可惜的事情。另外第二个事情很多人关切的,就是新华社有提到,神舟六号是不是有一点轨道偏移,很多台湾老百姓也关心会不会影响太空人的安全,还好,这是一个既定的他们的行动,所以说让台北的老百姓也比较放心,这是目前在台湾的观众、民众比较关心神舟六号的一些部分。

  白:杨钊,我这儿要插一段话,我是岩松,不要有遗憾,其实北京很多天文爱好者遇到同样的问题,因为今天北京的媒体也登了,昨天有无数的天文爱好者知道了准确路过北京的时间,也在看,结果也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也没有看到,还好,还有几天的飞行,还会有机会,秀芳也会把时间告诉你。杨钊,我要问你一个很个人的问题,你个人在这次神舟六号飞行过程中最关注的是什么点?

  杨钊:我个人关注的问题,基本上最重要的是它这次飞上去之后,除了一种象征的意义之外,还有就是它实质上能够带来,对于我们整个中国人来讲,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尤其是它这次上去之后达到的一个实质意义,我觉得非常重要,而且对于两岸之间的看法,也是搭起一个很重要的桥梁,这次神舟六号上去,其实对于两岸增加关注,还有搭起桥梁的感觉来讲是正面的,我都觉得是非常好的,甚至也是刺激台湾对于太空科技的发展,是一个正面的方向。

  卢:杨钊我还有一个问题,平常我们在台湾跑新闻的时候,遇到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请教在台湾的名嘴或者是意见领袖,他们代表各行各业不同的声音,这次神舟六号的发射,他们的看法跟评论是什么?

  杨钊:其实今天在这边很多的人都关注,包含像民意代表,民意代表里面很多他们也很关注神舟六号在太空上面的状况,很多民意代表的人都希望神舟六号能够胜利的把这个任务完成,希望下一次神舟六号能够带到两岸的太空人甚至女的太空人上去,还有一些大学生在网路上面,他们也登了很多报道,大学生比较八卦一点,他们希望太空人在太空上面比方说有没有洗澡,他们有没有换衣服,这些比较隐私一点的东西,但是说实在的,大家关心的还是太空人在太空上面的生活以及对于他的心情还有未来整个计划,到底有许多一个实质的进步,这是台湾观众比较关心的。

  卢:谢谢杨钊的报道,其实杨钊问的问题并不八卦,我们在节目中这些问题都讨论过了,有些都是任务呢。

  白:没错,睡觉、刮胡子这些都是任务。

  卢:上厕所也是任务,都要实验的,杨钊谢谢。

  白:他说的这点很有意思,我问他个人的感受是什么,他说神舟六号的升空反而引发了两岸互相的关注,他说完之后我的感触也特别深,的确是这样,你在报道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共同议论的话题。

  卢:特别是比较有趣的是,在成人之间关注的焦点很多,特别是孩子之间,两岸的孩子不管几岁讨论的都是飞船在哪里,在做什么。

  白:没错,然后最近会画出很多画,然后小朋友自己开始特别展开想象力,今天有一个科学家上午在做直播的时候,进演播室,他一句话特别好,海峡两岸的家长和教师这句话可以共享的,他说不管孩子怎么画,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想象力,不要跟他说这个画画的不好,孩子的想象力对科学的进步来说特别重要。

  卢:其实你从他们的问题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想象力多丰富,你刚才举的例子,指南针,我想都不会想这个问题。

  白:对,放到太空中到底是往哪儿指,但是杨钊又有一个问题说希望两岸的航天员,什么时候女航天员上去,先不管什么时候女航天员上去,但是一个女主播已经进入到航天城进行身体训练,这已经成为靠近航天员的重要的一步,接下来就是我跟秀芳去航天城,但是这是体力活儿,而且终于到了我们俩丢丑的时候,不过今天节目里早点丢要比晚丢要好一点,秀芳,咱们一块通过这个片子丢丑吧。

  (航天大体验)

  白:我跟秀芳现在就在航天员平常居住和训练的地方。

  卢:我们看到在这边最特别的就是随时有一个人从你身边经过,他可能就是下一次神七或者神八发射的航天员。

  白:非常有可能,所以你刚才特认真的记住每个人的面孔。

  解说:

  航天员中心是航天城里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禁区,因为这里生活着全部14名中国首批航天员,他们各个是优中选优的棒小伙,为了保证这些国宝们不会有丝毫的闪失,一般人能够接触他们的机会自然是少之又少了。因此,航天员们平常的日子都是怎么在过,是令岩松和秀芳备感好奇的地方。

  卢:宇航员他们是几个人一间房间?

  胡尚锋(中国航天员中心 工作人员):他们每人一套房间,外面是办公室,里面是休息室。

  白:有这个要求吗,比如说每天晚上几点睡觉,早上几点起来。

  胡尚锋:这个有规定,早上在六点钟就要起床,这是定死了的。

  解说:

  航天员们自己的小家离航天员公寓不远,但是除了周末,他们基本上无暇回家,训练是航天员们每天生活的重要内容,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培训外,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训练就是体质训练和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这会儿岩松和秀芳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体验航天员们的训练生活了。

  秀芳:这里踩一下。这是15公斤,拼了命也要把它合起来,可以吗?

  赵东明(中国航天员体训教员):可以了,慢慢放。

  卢:这是训练哪边的肌肉。

  赵东明:这是训练胸大肌,还有三角肌。

  白:15公斤算不错了,女性来讲。

  赵东明:女性可以,不错了。已经达到大众健身要求了。

  白:已经达到大众健身要求了。

  卢:很好。

  白:人家一次做到15到20个,可是我能起来两次问题不大。

  卢:加油,岩松。

  解说:

  这些看起来还算熟悉的训练项目,但是对航天员和对普通人的要求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攀岩是航天员体训馆内难度比较高的项目,攀岩机可以制造出不断变化的岩壁环境,速度越快,角度倾斜越大,难度也就越大。

  卢:这个过程当中训练平衡致用,也训练手眼的协调对不对?

  赵东明(中国航天员体训教员):一个是协调性,主要是上肢的持久耐力,因为航天员在太空的操作上全是靠双手。

  卢:刚刚岩松的速度是多少?

  赵东明:是15。

  卢:航天员的速度应该要达到多少?

  赵东明:这个角度怎么也得在30到45这样吧。下来以后手都是麻的,已经不会拿水杯了。

  卢:在航天员的训练过程当中,体力跟耐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在这个航天员所属的健身房当中有各式各样的器材,他所要训练的是每位航天员从头到脚的每一块肌肉,特别是手眼的协调能力,我所做的这个是坐式腹肌练习器,大概也是我最需要的。这个腹肌练习器就是这样一个方式,我们看到可以训练到肚子,还有背部的肌肉,这边的教练告诉我,这边的训练最重要的不是希望每位航天员看起来非常健美,健美先生的样子,而是主要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是希望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同时培养耐力以及肌力,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卢:在整个太空舱里面它是处于一个振荡跟摇晃的状态,我们看到太空人他要保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这边的场地里所有的设施,就是为了训练太空人的平衡,还有怎么样旋转都不会晕,都不会呕吐,当然这跟他的前庭是不是发达很有关系,这也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像我们前方这个,很像我们小时候完的平衡木,但是其实它不是给小朋友做的,他就是给太空人在上面走一走,怎么样晃,不但不掉下来,还可以写字,真的吗?

  解说:

  岩松首当其冲的站到了摇动的平衡木上,体验了一下。

  白:写了一个能认出的名字吗?

  卢:什么感觉,喝高了的感觉吗?

  白:不是,我告诉你什么感觉,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叫什么。

  解说:

  这些让岩松、秀芳觉得很难完成的动作,对航天员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而测试航天员的前庭功能则要坐上这样一个特殊的转移,不断的快速翻转后,航天员仍然要保持头不昏,即便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练习动作,岩松、秀芳已经是很难招架了,其实这些还只是航天员的基本功,要真正适应太空飞行当中遇到的超重、失重等等复杂状况,航天员还要经历更多的魔鬼训练。

  现在航天员要进行的是太空飞行过程中的超重训练,这个像罗盘一样的东西叫离心机,高速运转起来以后,航天员会有千斤压顶的感觉,甚至脸都压变了形,而合格的航天员必须要经受住超过自身体重七到八倍的压力。

  工作人员:呼吸困难吗?

  航天员:不困难。

  工作人员: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航天员:没有。

  工作人员:好,做得很好。

  解说:

  相对超重训练,航天员对失重训练就感觉奇妙了很多,飞机飞行到一万米高空之后,然后猛的低头,向着地面俯冲下去,一瞬间,失重开始了,航天员们离开了座位,腾空而起了,做了这样的适应性训练,航天员们才能在失重的太空环境中熟练的控制住自己的身体。

  卢:哎呀,我在想我这辈子要上太空,恐怕是希望渺茫了,所以我很希望我再有个两天时间到里面把所有的训练也好,吃喝拉撒睡,全部体验一番,我特别想钻进宇航服里面。

  白岩松:不是以记者的身份,而是能亲身体验,比如说训练让你也参与参与,哪怕晕,哪怕吐,但是参与很重要。

  卢:是吗,太值得了。

  白岩松:秀芳,我估计这个编导比较照顾咱们,把咱们更出丑的地方都删掉了。

  卢:我对你有新的敬仰,特别是你转那个的时候,你一直说不晕不晕,我想是不是撑着呢?

  白:那个还不晕,我一般乱转的时候都不晕,咱还以为咱经验了最重要的考验,一看离心机,还有失重、超重。

  卢:我转那个半圈,我说还不错,事实上我告诉大家我腿都要抽筋了,而他们是说要左转100圈,右转100圈。我才转了半圈。

  白:当时教练有没有跟你说,教练不是说左转100圈,而是在转过来的时候突然发出指令要回转,他自己能控制住要回来,而且控制角度,120度。

  卢:他是没有定力的,要靠自己的力量,特别难。

  白:我说这个真是不容易。

  卢:我从这个片子当中听到两个字,这两个字形容的特别好,他说叫“国宝”,你想想看,能够通过这么多的训练,每一项训练之后不是国宝是什么呢?

  白:而且当时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这也当成讯息交代给观众朋友,当时我跟秀芳也问了,说整个在训练馆里头平均下来,这些年,从1998年就开始训练一直到现在,平均下来每天要在训练馆里做多长时间的训练,答案是两小时。

  卢:而且这两个小时很多是自动自发的,已经不是造表定,告诉说你要去了,你去了没。其实航天员到最后变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我想运动也是一种习惯,到最后不做恐怕不舒服了。

  白:从将来长远的考虑来说,人容易得一种太空病,上了太空之后,长时间对身体都会有很多微妙的影响,太空当中必须持续保持锻炼,这个时候就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或者是运动,它甚至是保持你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你要跟太空的各种跟地球不一样的力量做斗争,所以你要没有一个持续运动的习惯会很麻烦。

  又到了什么段落呢,到了亲密接触的先睹为快的段落了,为什么用这八个字呢?因为从昨天《东方时空》的节目开始,我们在航天城的记者,昨天张泉灵就把很多精彩的画面通过解读,通过展现出现在我们面前非常有趣,相信今天张羽也一定带来的是非常精彩的画面,谈这些画面之前,先要问张羽,首先神舟六号最新的情况怎么样,给观众朋友介绍一下。

  张羽(记者):现在神舟六号已经进入到第38圈绕地飞行了,应该说这一阶段是飞船运行的稳定期,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今天凌晨做的修复轨道的工作也非常成功,现在我们的飞船应该是在大西洋的上空,很快要进入到亚洲的上空了。从刚刚测控画面所看的情况来看,在返回舱里现在是航天员聂海胜一个人在工作,因为这个时候费俊龙已经进入到轨道舱,应该开始他的第三次非常香美的太空睡眠了。

  白:昨天大家都被精美的画面吸引住了,能不能让我们也赶紧先睹为快。

  张羽:对啊,我想大家现在最关心的肯定是航天员的一些状况,我想今天给大家两个非常好的画面,一个画面叫做有趣,一个画面叫做感人,我们先来看有趣的。

  大家看到的这是下午四点多的时候,从太空传回的费俊龙和聂海胜自己拍摄的DV画面。这是费俊龙在进行太空刮胡子,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我们的航天员在太空中修整自己的颜容,我们可以看到费俊龙刮得非常的仔细,他不仅刮了下巴,而且鬓角也修得非常整齐。在太空刮胡子当中跟地面刮胡子不一样,地面刮胡子我们可能会用刮胡膏或者肥皂,但是这种水会到处飘浮,形成泡沫状的小圆球到处飞溅,会影响操作,他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膏状物体,这样使胡子的碎渣可以贴在脸上,所以他刮的时候我们看不到特别明显的泡沫状态,这也为太空环境有非常清洁的处理。这是有趣的画面,在太空中刮胡子。

  接下来给大家放一个感人的画面,尤其是中国人看到这样一个画面都会有感触的,这是今天上午9:35的时候,传回的太空舱的画面,当时聂海胜是从轨道舱睡醒之后刚刚回到返回舱,这个时候费俊龙正在录像,而且拿录音笔在录,他说现在我正在要飞进祖国的上空,其实这是第33圈绕地飞行,要进入到喀什站的时候,当时费俊龙正在拍摄,他说太美了,底下实际就是我们的西部大陆,应该是新疆地区,聂海胜听到之后也拿DV到舷窗口拍摄个画面,两个人一个人持相机,一个持DV机在拍,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实际就是在9:35的时候,他们透过舷窗拍摄的地球的画面,这个时候飞船刚刚进入我们祖国的上空。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时间是14:34分,这个是他传送,用测控系统传送回来的画面,但是拍摄的时间应该是上午9:35,两人拍摄的画面。

  白:这个拍摄的就是中国大陆的图象。

  张羽:应该是刚刚进入我们祖国大陆的上空,而且当时费俊龙用录音笔在录,他说“真是太美了”。你想我们的航天员在这个时候是第33圈,他已经绕地飞行33圈了,在这个时间,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讲应该是时间感和空间感都非常模糊了,在太空当中,但是当他再次飞进我们祖国大陆上空的时候,就是那种亲切感,那种激动的心情,还可以很快就体现出来,而且他们把这个时刻记录下来了。

  白:这个就是这么长时间的拍中国大陆的照片,拍这个DV的带子我们应该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是我们比较长的看到中国大陆的DV带子。地球的那种弧形、圆形是可以很准确的表达出来。

  卢:非常难得从这么高的高度看地球,特别是颜色的部分,我们看到它的蓝、白分非常多的层次。

  张羽:黑色的背影实际上就是太空的颜色,在他们那儿看的时候,地球就是蔚蓝色的。

  白:前景的黑色是舷窗的黑色,远端的角度的那块黑色是太空的颜色。真是蓝色的,能这么近,像是森林的那种概念。

  张羽:我想我们航天员每次在飞临祖国大陆的时候,他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你想第33圈了,他再次路过的时候,尤其聂海胜刚刚从睡眠中醒来之后,当听说是路过在我们祖国的上空,两个人还抱着那种第一次激动的心情去拍摄这样的画面。

  卢:从时间点来计算,应该可以看得出来拍到的是哪个地方。

  白:这个时间点,刚才张羽已经介绍了,是九点多拍的,是下午两点多往回传的。张羽,今天还有哪些细节包括航天员的姿态是你印象特别深,要介绍给我们的。

  张羽:其实现在我正要讲航天员,刚才我一开始说现在我们的飞船进入到比较平稳的运作状态当中了,一切运行非常正常,从48小时到现在,对航天员是很大的考验,这不光是生理的考验,还是心理的考验,我想先用一个细节描述一下我们航天员现在这种运行良好的状态。这个画面现在我们还没有拿到,这是刚刚最新,在前一两个小时看到的测控画面,从太空传回来的,费俊龙在太空舱当中连做了四个前滚翻,我们以前看到他们在太空中体验失重的感觉,他是在用笔记本,用记录笔在做这样失重的感觉,现在他是拿自己体验一下失重的感觉,他还有一种,我们可以说是实验心态,也可以说是游戏心态,非常轻松,大概是两三分钟的时间,他自己做了四个前滚翻,在空中转圈,他们现在还是很轻松的。

  白:张羽,这块我加一个细节就好了,当初李小双能够获得奥运会的冠军,在于他在自由操里拿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三周的翻腾,因为它的难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奥运会冠军。

  卢:不过这次没有人能比不过费俊龙,太空中的前滚翻,这也是破记录的。

  张羽:我想李小双跟费俊龙没法比,费俊龙不要说四圈,如果他愿意的话还可以翻八圈。

  白:非常轻松是吗?

  张羽:非常轻松,如果观众朋友想体验一下,我觉得也可以,就是在水中悬浮的时候,你自己在水中滚动,但是还是有阻力的感觉,但是在太空当中你看到那种状态,非常流畅的感觉。

  白:这四个滚翻是连续的。

  张羽:他做了一个又一个。

  卢:他翻滚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

  张羽:看不他清,刚才我们给大家看那个画面的时候,拍摄完祖国的时候,他们俩轻松的在交谈,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是没有声音的,我们在测控中心是可以听到他们俩清晰的对话,费俊龙问聂海胜,因为聂海胜刚刚从轨道舱下来,费俊龙说睡好了吗,聂海胜说,睡好了。两个人很轻松的在交流。

  卢:非常家常。

  白:张羽我还要问一个问题,咱们都进行过模拟舱的实验,咱们也都试过,里头的空间不大,在他做前滚翻的时候会不会碰到其他的东西?

  张羽:从现在来看他没有碰到,我们从镜头来看,应该说我们从镜头看的空间比实际空间还显得大一点,真正去的时候,空间更小。在非重力环境下他跟我们在现实环境下不一样,因为我们老感觉你一动,就会身体老来回摆动,失去平衡会碰到什么,但是在微重力环境下,他几乎可以在原地这个空中保持这样一个状态。没有任何重力对他的牵引。

  白:一下把我们的胃口兜起来了。

  卢:不过最近我们看到在之前的训练影片曝光当中,我们也看到在太空当中,在失重的训练当中,其实训练员是特意帮他们做前滚翻,还有各式翻滚的动作。

  张羽:刚才我讲到的是大家看到的,我现在特别想讲的是大家看不到的一些东西,就是刚才我说这种看到是航天员一种良好的状态,一种非常轻松的心态。其实,我们看不到的是什么呢,我们看不到的是他的生理指标和心理,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生理指标,就是经历前一阶段的测控,发现我们现在航天员的生理指标比刚上天的生理指标更加稳定,我打一个非常简单的比方,比如说原来每分钟心跳是70,刚上天的时候有可能70,有可能78,稍微有一点波动,现在从各项生理指针来看,基本的生理指标来看,现在两个航天员的状况跟地面状况没有任何区别,而且没有稳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卢:在刚刚我们跟台湾记者杨钊的连线当中,杨钊告诉我们,台湾的观众最关心的还是两位航天员的状况,你刚才已经告诉我们,我们大家心里头的石头通通落地,觉得非常好。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一个资料,它经过南美的辐射要经过很多次,这些航天员怎么保护自己,他是有特别的地方可以躲还是有特殊的防护装置呢?

  张羽:是这样,其实从我们,如果我们在经过辐射层的时候,如果凭借航天员在太空当中寻找位置来躲避的话,说明我们太空舱设计的可能有缺陷,实际我们现在的飞船设计,我们的保护装置,使我们的航天员在太空舱当中本身就是非常安全的,这种辐射对他们的伤害几乎是没有的,同时遇到非常重要的情况,他们还有航天服。

  白:非常感谢张羽给我们带回来的报道,这四个前滚翻的画面一下子让我们变得期待起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很快的看到。

  谈完这样一个段落,我们今天早上在做直播节目的时候,当时是连线美国国际空间站的华裔科学家,他是在微重力的实验室做过很多重要的实验,叫李杰信,他是一个美籍华人,在他的采访中讲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李杰信(美国NASA国际空间站华裔科学家):

  从费俊龙打开返回舱门,从飘进轨道舱的一刹那间,基本上中国就成了所谓太空俱乐部的第一等会员,这个就是表示整个神舟六号跟上次杨利伟的不一样,现在是整个系统完全有居住的,做实验的,这个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中国人整个中国变成了太空公民,我觉得这个事情也是非常令整个中国人骄傲的。那么从中国最近在政治、经济力量的急速的快速增长,我想这也造成了中国的和平崛起,但中国这次神舟六号基本上是非常清楚,跟以后未来的发展也是为全人类和平使用太空,所以在太空使用中间,我想重要的是中国跟全世界各先进国家,美国、俄罗斯,在公平竞争中合作,在平等互惠中合作。那么,未来合作空间非常非常巨大。

  白:他的这段话里透露了非常有意思,我们当时只是把费俊龙由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只当成一个动作,但是他认为这个动作标志着你成为一等公民,这个词是另外一个概念,他说的意思是什么呢,你就不是上去就回来了,而是真正有了一个太空的家,为将来这种空间的对接,都提供了新的走向,他这个评论非常有意思。

  卢:我们看到李博士他其实从科技的层面来看,标识出非常清楚的时间点跟位置,事实上对于所有的观众,特别是海峡两岸的观众来讲,其实每个动作,从我们这两天看似八卦的报道当中,其实他们蕴含的都是一些深刻的科学上的意义。

  白:的确,用八卦这个词可能要加引号,大家可能会有其他的一些理解,正是因为浅显易懂的解读和大众的一种普通的关心,反而使这种科普真正的变成了一种可能,我觉得这是这次神舟六号在发射以及报道过程中,留给后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遗产。我想感谢所有观众朋友收看我们今天的两岸看神舟,在明天的同一时间里头,咱们再共同见面,一起聊。

责编:辛梓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