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媒体广场]人物秀――“神六”幕后英雄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6日 07:59 来源:
    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

  CCTV.com消息(媒体广场):前天,神六的幕后功臣---火箭系统试验队队员和飞船试验队队员已经离开酒泉,返回北京。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成功实施,新一代的航天科技人才梯队已经成长起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顺利升空,凝聚了多少幕后英雄的心血与汗水。“飞天的”是英雄,“幕后的”同样是英雄,同样值得全社会的尊敬和关注。今天的媒体聚焦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群最可爱的人。

  市场报――王永志:千年飞天圆梦人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王永志,这位在中国航天界有着“常胜将军”美誉的老一代航天人,在4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他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正是他和老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10年时间跨越了国外40年的航天发展路程。(市场报介绍说,王永志,73岁,中国工程院院士。1986年担任“863计划”载人航天工程研究组组长,1992年,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作为技术总负责人,面对与国外航天技术几十年的差距,他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载人飞船,提出我们的飞船一起步就要让它和后面的工程一步一步衔接起来的思路,)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人民日报――中国新一代的航天科技人才梯队已经初步形成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成功实施的过程中,年轻的载人航天工程技术骨干队伍也在迅速成长,正如王永志所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用十几年时间培养了一支新的航天人才队伍。(人民日报说,在此次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航天飞行任务中,七大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中涌现出6名年轻的领军人物,新一代航天英才开始在载人航天工程中挑起大梁。)据了解,飞船、火箭试验队中35岁以下的已占80%,副主任设计师以上人员平均年龄32岁左右。

  市场报――军种虎将霹雳手

  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共7个系统,市场报分别介绍了他们的领军人物。(首先我们来认识飞船发射总指挥尚志,这位世界瞩目的基地指挥长,被称为军中“虎将”、“霹雳手”,在载人航天工程起步之初就加入了“神舟”飞船研制队伍,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老兵”。)载人飞船共有7大系统,飞船自身还有13个分系统,涉及到400多个研制单位,600多台设备。小到每一个螺钉、每一份文件,大到飞船什么时候进场、什么时候组织试验和发射,尚志就像大管家一样,精心而周密地组织、协调、安排着庞大的项目管理计划中的每一项工作。

  市场报――七大总指挥、总设计师保驾“神六”

  市场报还介绍了其他几位领军人物,他们有:(“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 、总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是张柏楠;航天员“总教头”、主持整个航天员系统的全面工作的宿双宁; “神六”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设计师刘竹生;被称为飞天网少帅的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陆场系统总设计师赵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等等。)据介绍,这支精干的指挥员队伍的平均年龄只有48.7岁。

  中国青年报――神六飞天 年轻人挑大梁

  太空技术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一批掌握尖端技术的科技人才。中国青年报说,(目前,我国拥有直接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的各类科技人才约1万人,其中2/3是年轻人,许多技术骨干已走上关键领导岗位。挑大梁的都是年轻人。)

  零号指挥员:用心跳节奏掌握读秒

  在发射现场,发射倒计时的读秒是最激动人心、引人期待的,而发出这个口令的零号指挥员,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站长郭保新(――我国目前惟一的零号指挥员:指挥了6次神舟飞船起飞,在大漠深处度过了二十多载光阴。他的职责,除了点火指令,还掌控发射前最后30分钟的各项指令。零号指挥员必须头脑灵活,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每出现一个小插曲,零号指挥员必须立即做出判断,故障何时能解决?发射是否需要延时?这都要求他必须是个技术专才,熟知七大系统各分系统的运行规律。

  京华时报――神六航天员有俩替身

  京华时报给我们揭密了两个神秘人物,被称为航天员替身的飞船工程师,27岁的沈朝阳和29岁的侯向阳,他们是最先驾驶飞船的人。(这个岗位既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责任心和想像力,同时也充满了风险,他们相当于在为航天员“排雷”。飞船出厂前进舱实际操作、仪表、按键位置安装是否合适,手控功能是否完备、模拟航天员发送指令“驾驶”飞船、模拟航天员的日常生活,模拟进行科学实验等等,凡是航天员要做的,他们全要做。)飞船发射前的几小时,他们还要最后一次进舱,各项工作确认完毕,航天员方可进入飞船。

  解放日报――中国航天“女教头”

  解放日报还介绍了酒泉航天城里的两位女杰:(黄伟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选拔与训练研究室主任,她负责撰写“神六”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刘芳,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心理选拔与心理训练子系统业务主管,我国首批航天员的心理教练。)有兴趣了解这两位航天“女教头”的观众,可以把报纸找来一读。

  “神六”的幕后英雄还有很多,虽然岗位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身上的“航天人精神”,我们相信,随着“神六”成功发射,他们的“航天人精神”也将感染、并激励我们每一个国人。向所有台前、幕后的中国航天英雄们致敬!!

责编:闫冬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