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军团"为实施载人航天后续计划奠定基础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27日 13:36)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航天界权威人士说,11年来,中国通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同时,培养、造就了上万名中青年航天科技人才,为载人航天后续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届七旬的“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说:“神舟”五号工程培养、造就了一批年轻、有才华、组织能力强的科技人才。这支人才队伍是比“神舟”五号工程“更可贵的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40岁以下的技术人员占了整个队伍的八成以上,包括27岁的火箭故障检测系统指挥刘烽、29岁的航天员训练负责人陈欣、32岁的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电测指挥刘秀莲、37岁的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秦文波。
在这批年轻的航天科技人才中,最为耀眼夺目的,包括不到40岁就升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火箭专家张庆伟,41岁的“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39岁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火箭专家吴燕生。张庆伟、吴燕生都在长征运载火箭的技术攻关中作出了贡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说:在承担运载火箭和飞船系统研制工作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约有一万人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其中三分之二是年轻人。他们当中不少人走上了关键的领导岗位。
面对茁壮成长的航天新人,年已七旬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著名火箭专家王永志院士说:“中国的航天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据张庆伟介绍,中国当初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时就明确提出,要通过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造就新一代航天科技人才。在五艘“神舟”飞船的研制和发射过程中,这支技术人才队伍已经逐渐进入最佳状态。
根据中国1992年制订的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在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中国将相继实施更为宏大的空间实验室工程和空间站工程。(记者 江国成)
责编:刘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