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日本最新型XP-1反潜机技术先进
编者按: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军事热点扑朔迷离。日本媒体公开报道新一代反潜巡逻机已经通过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飞行试验,并且正式交货。此机将接替P-3C于2011年正式服役。
P-3C已经不能满足日本航空反潜力量的需求了吗?日本为何弃用成熟先进的成品而选择搭建新平台?日本如此之大的投入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战略希冀?本周《陈虎点兵》邀请《世界军事》杂志执行总编辑陈虎先生为大家进行深度剖析。
背景: 日本共同社29日报道说,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日前结束了对日本海上自卫队新一代巡逻机XP-1试验机的飞行试验,29日在岐阜县各务原市的工厂正式向防卫省交货,计划在2011年底正式部署。
据称,XP-1将接替P-3C,完全由日本研制生产,机上配备的新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反潜能力。川崎重工业于2001年着手研发,包括同期研发的航空自卫队新一代运输机在内,共耗资约3450亿日元(约合215亿元人民币)。
陈虎:XP-1是日本全新研制的一种新型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它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在目前世界范围内,如果它能按照计划在2011年正式装备部队的话,在那个时候应该是世界最先进的固定翼反潜机。
因此媒体对它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同时也给予它各种各样的评价。
有关这个飞机的技术性能,我们都很清楚。大家更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这架飞机的作战性能,比如说它的反潜性能如何、这个飞机投入使用之后会对亚洲和世界的反潜格局和潜艇研制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是,我认为这个事件背后隐藏了更多的其它的信息。
日本新一代反潜巡逻机的三"怪"
陈虎:我们细看一下这架飞机的研制过程,会发现一些让人感到很蹊跷的东西。我认为主要是有三"怪"。
第一"怪",军事需求不是很明确。
我们知道日本现有的航空反潜力量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它装备了近百架美国P-3C反潜巡逻机机,如果从单位作战面积上的反潜巡逻密度来看,它甚至超过了美国,是世界第一的。也就是说日本本身的航空反潜巡逻力量目前已经是过剩的。当年建设这个力量主要是为了对抗苏联的潜艇,现在苏联的潜艇力量已经大幅下滑,日本已经没有对手,所以说它的航空反潜力量是过剩的。在过剩的情况下,再投入大的力量、大的资金去研制更先进的反潜兵器,结果只能是造成进一步的过剩。从军事角度来讲,意义很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怪"是从经济角度来看。
我们知道,发展一个新型飞机的投入很大,按照日本人现在的说法,已经有2600多个企业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了。最初启动是从2000年开始,准备2011年正式服役。这个投入非常大,而且是一个很长期的研制项目。
也就是说日本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回报是多少?按照日本现在装备的反潜巡逻机的数量,即使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来替换的话,它的最终产量也不会超过100架,而要想把这个飞机卖到国外去,也会面临种种困难。那么,要想把不足百架的产量投入这么大的力量,从经济上来说肯定是赔本买卖。所以从经济角度考虑,这型飞机的研制也很"怪"。
第三"怪"是从技术角度来看。
我们都知道一般的反潜巡逻机大部分都是从现有的民航机改装而来,这样最省钱省事省力。比如说美国的P-3C、英国的"列尼"、法国的"大西洋"、前苏联的伊尔-38等都是从民航机整改的。
而日本的这型反潜巡逻机没有借助现有的民航机作为平台,而是重新研制了一个新的平台,也就是说这型飞机是从零开始研制的。而且这架飞机不仅是机体重新研制,就连它的发动机也是重新研制的。完全是日本国产化的这样一个飞行平台。
发动机的研制是很难的,投入也相当大。就日本来说,它要从美国、欧洲购买很成熟的喷气发动机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日本兵没有这样做,而是自己拿了一个高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编号是XF7-10。据说这个发动机性能相当先进,噪音小、油耗低,推力有6吨。这架飞机上装了4台这样的发动机。
这从技术上就会让人有一种蹊跷的感觉了。放置这么多的现有成品不用,而是从头搞,而且在某些技术上尽可能应用最先进的航空技术。比如它的操纵控制系统,按照日本公布的信息它用的是光控操纵,一般我们常用的电传操纵,比如我们的三代机就是用的电传操纵,也就是说操纵信号不是通过机械部分传,而是通过一条电缆。而日本的这架飞机是光控操纵,是用光来传播的,这在全世界的实用航空器上这是第一家。所以说从技术上看,日本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本来要求不高的平台却把很多高新技术集合在这个地方,并且实现了完全的国产化。放着便宜的、现有的成熟的东西不用却要重新研制,这是一个很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