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522“连云港”号导弹护卫舰[资料图片]
中国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资料图片]
●可为36种舰艇战损维修提供远程技术支援
●人民海军战斗力再生技术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编者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海军某保障基地通过自主创新打造“战舰康复中心”,有效破解舰艇战损快速维修难题,使人民海军战斗力再生技术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初冬,一场信息化海上实兵对抗演练在南海某海域展开。激战中,某护卫舰机舱破损进水,某保障基地随舰人员立即展开无码头海上抢修,迅速修复受损舰体,只用半个小时就让舰艇重返海战场。这是该基地自主创新破解舰艇战损快速维修难题取得的一项新成果。
未来海战中,战舰在高精度武器打击下毁损程度高、伤情复杂。如何展开快速抢修,是战时舰艇装备保障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这个保障基地瞄准实战需要,制定了7大类数十种战时舰艇装备应急抢修预案,建成了一个由指挥、航海、电子、电气等14个维修方舱组成的“战舰康复中心”,可自由组合出海支援作战,形成岸海衔接、前后一体、全时全程的战时舰艇装备维修保障体系。
舰载电子设备增多,成为战时保障重点。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革新,基地在“战舰康复中心”中纳入了舰载跟踪雷达、舰载火控系统、综合导航仪等7条新装备检修线,新型检测仪器可同时对20个型号的集成电路进行快速检测。基地研制开发的舰艇应急抢修专家远程可视化故障诊断系统,将舰艇修理工厂、装备生产企业、专家办公室和修理现场连成一体,能为36种型号的水面舰艇、潜艇战损快速维修提供远程技术支援。
这个基地通过集成创新,采用水下机器人、冷焊、应急抢修气囊等69项新成果和800余台套新型设备,突破了舰体水下焊接、大面积焊接、特殊铝质材料焊接等技术难关,其中11项技术填补了国内海上舰船抢修技术领域空白,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解放军报/周亚文、徐锋)
责编:曹劲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