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爸爸的特殊工作,徐懿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计算机。虽然那时的计算机还是非常老式的小型机,但正是这台机器使他有机会成为中国的第一代小计算机迷。从初中到高中,他对计算机的着迷程度有增无减。出于对计算机的渴望,他有时会起早到校给计算机老师打水扫地,讨好老师,为的只是能到计算机房里呆一会儿,摸几下在那个时代被人们当作圣物的计算机。
遗憾的是,他在高考时出现失误,未能考取他梦寐以求的计算机专业。数学系的徐懿选修了计算机课,并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到计算机系旁听。大学毕业后,他分到一所中学,开始担任数学教师,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计算机的追求。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萌生了把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用来辅助教学的新招。
这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指引他走上了为网络教育充当鼓手和实践者的不归路,这也是他根本没有想到的。1995年他被调到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计算机网络。1999年当石景山区决定建立教育信息网络时,区教育局自然就把这项艰巨的工作交给了这位计算机能人。
担任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之后,徐懿下决心要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的学习乐趣,同时也要让更多的老师享用高科技提供的教学便利。但是,策划和搭建教育信息网,对徐懿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对计算机情有独钟的他虽然早就是远近闻名的计算机高手,但毕竟他那时工作太紧张,还很少接触互联网,对于网络他还只能算是一只"菜鸟"。他不仅要抓紧时间学习给自己充电,补上网络知识这一课,要和一群与他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策划和实施构建教育信息网络,还要走遍全区的上百所中小学校,向师生们了解他们的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他就到他的老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著名网络教授郑国瑞家里登门求教。
徐懿和他的网迷同事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教育信息网,提前实现了区教育局制订的目标:全区中小学实现"校校通",800多个班级实现"班班通",做到了全区所有中小学校校有网络,班班有电脑。
徐懿搭建这个教育信息网,不仅圆了他的梦,也实现了他改变现行教学体制的夙愿,甚至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区教育局的一位老领导,虽然已经年近退休年龄,但在徐懿的影响下,现在不仅养成了每天一上班就上网看新闻、查邮件的习惯,还养成了一个无纸办公的"怪毛病":他要求各学校的请示和报告必须通过网络进行,凡是书面报告一律拒绝接收。
如今已成为计算机专家、网络高手的徐懿自然也成了一些公司愿意以高薪掘走的人物,而他却有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同,因此选择人生的道路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徐懿已经认准了自己的路,他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