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国家信息化指数。它是继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后反映信息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最新一次国家信息化水平研究报告中,首次公布的我国信息化指数为38.46,而北京市则高达157.22,将近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数字北京由两部分组成,包括首都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基于首都基础设施的各种信息化的应用。”
数字北京的概念也许太过枯燥,但是如果有一天,您所在的小区开通了社区服务信息网,您足不出户就可以与物业、街道,甚至是政府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坐在家中就可以方便的接受远程教育,查阅各级图书馆的相关资料;通过“北京市民卡”办理户籍、就业、看病、领取养老金等所有事务……所有这些已经实现或者即将实现的,都是我们所说的数字北京。数字北京并不遥远,它正在我们身边悄悄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手里的这张电影的8折优惠卷就是从这里打印出来的,在很多的公共场合,都能看到这样的便民信息亭。”
这种集自动提款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售票机、信息查询机、网络付费电话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数字北京信息亭是数字北京的示范工程之一。2008年它将成为数字北京和数字奥运的基础服务设施和展示窗口。
“这个就是北京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未来将有3000到5000台,遍布公共场所,包括远郊区县。它的定位就是为民服务。”
一亭,数字北京信息亭;一窗,首都之窗;一卡,市民卡;一平台,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这“四个一工程”是数字北京利民工程的重点项目。不要多久,北京市民和到北京旅游的人们,就可以走入数字信息亭,打开首都之窗,手持市民卡,畅游数字北京。
生活享受信息化,工作和学习必须信息化。2001年10月,距北京最北端168公里的喇叭沟门乡一所回族学校的孩子们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和城里的老师们见了面。
“在专用的终端上,孩子们在上课,老师在城里,点对点上课,孩子们看终端,完全互动式的,视像的品质也是非常好的。”
山里的孩子们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条件,这在从前也许不可想象,但是信息时代,远程教育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口,也让城市的孩子足不出户享受网上教学。
信息技术课成为了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未来,中小学校还将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实现实时交互的远程教育。2005年全市中小学完成校园网建设任务:高标准的完成了“校校通”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程度决定和影响着该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北京意味着政府部门必须实现网上办公。原来上班三件事,打水、拿报、扫地如今变成了开机、上网、收信。在推动政务公开,开展网上办公,促进国家机关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首都之窗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窗口。
“首都之窗是一个统一的政府网上办公的门户网站,50多个项目网上审批开通了,很多市民、企业在网上办事。”
现在北京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在政府部门的内网平台上,各部门协同工作,以前也许需要跑很多政府部门,履行一道道审批程序的项目,如今只要去一个部门,剩下的工作,网上合作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更是方便了广大的市民。
一个地区信息化指数的高低反映着这个地区在信息划时代的竞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