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以说是一个电脑病毒的大发作年,和以往一样,每有一种新病毒出现便会引来各个杀毒软件厂家的一轮市场争夺,因此今年杀毒软件市场也格外热闹。虽然其中的主角还是国内的企业,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跨国企业正在加紧进入中国的脚步。
价格之争
据来自全国几家最大的软件销售连锁组织连邦、赛乐氏、正普、成众力合的2001年8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国产杀毒软件呈现热销趋势。其中以瑞星杀毒软件、KV3000占据主流,两家一共占据总体份额的85%。
当我们播出这个节目的时候,上面的数据实际上已经改变了,虽然具体数据还说不清,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杀毒软件市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
信息安全共分十大领域,目前在中国,利润最丰厚的则是杀毒领域。1999年中国的信息安全市场不过5亿,而2001年已超过了50亿,主流企业从不到十家猛增到三百多家,如果算上拥有相关产品的企业,目前从事信息安全的企业则有上千家。然而,在国外,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杀毒行业的企业不会超过三到四家,那么其中原因何在呢?
行业主管部门:其实,竞争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无论是从历年国家举办的信息安全展上,还是从我们耳熟能详的杀毒软件品牌中就不难看出这一点。而近几年,竞争的焦点则集中在单机版市场上,2000年第四季度江民公司开始降价,主流产品市场价狂降50元,瑞星相应作了价格调整,2001年,瑞星推出2002版,价格由188上涨到198元,而不久之后加入的金山公司则把产品价格定到了188元-标准版。
KV3000 :178元降至128元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没有采访到江民公司,但从他的网站上也看到了他们在市场上的动作,实际上,在单机版领域,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企业在技术上的差别已经很小了,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价格调整,很难说他们不是在打价格战。
其实,如果说打价格战的话,国外的跨国公司是最有发言权的,九十年代后期,趋势科技就利用降价的方式在日本挤跨了当地的竞争对手,而塞门铁克也有过类似的行动,但是,通观国内与国外的价格战,消费者和企业往往都不是赢家。
2001年11月的一天记者走进了位于中关村太平洋电子城的联邦软件商店,货架上仅有的几款杀毒软件以及四周的广告海报清楚的反映了下半年的竞争结果。虽然杀毒软件所占的货架面积不大但销售额却达到了总销售额的30%。
可以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杀毒软件市场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但是对几个公司的采访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明年杀毒软件市场的变数。
冠群,搞网络版;瑞星(吃碗了看锅里)。趋势,市场重点,遭遇尼姆达。
2001年9月“尼姆达”电脑病毒出现了,单机版杀毒软件与网络安全软件都不能对其独立解决。尼姆达病毒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更大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未来杀毒产品与网络安全产品的融合。
链接:息安全产品的市场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级用户市场。其比例应为2:8,而国内为8:2,由此可以看出,未来的市场争夺将集中于企业级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