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是利用远程通信技术提供异地医疗服务的系统,据卫生部的统计,在我国,仅装备这种系统的医院就达到2000多家,社会上还有为数众多的非医疗机构也提供此项服务,然而另据了解,真正投入使用的远程医疗系统还不到30%,为什么现实与人们的期望之间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
瓶颈之一 传输技术欠成熟
远程医疗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请求会诊的一方准备好患者的资料,会诊一方根据这些资料进行选择、分析,作出诊断,这一切都依赖先进的传输技术,但现有的传输手段难以满足实际要求。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 饶克勤:由于我们现在的通讯网络,包括卫星的传输在速度上还是比较慢的,所以,使远程医疗会诊的速度比较滞后。
瓶颈之二 会诊专家的管理
目前参与远程医疗会诊的专家有两类,一类是大医院的会诊中心直接利用本院的资源,这种情况下,专家的水平一般都能保证,另一种情况是社会上一些缺乏统一管理的公司也在提供这种服务。
同仁医院医务部主任 丁永平:那么,他们的专家就不一定是国家和医院认可的专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社会上一些不法经营分子钻了这个空子就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瓶颈之三 资金问题的困扰
医疗水平不高,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中小医院最需要远程医疗服务。但安装系统的费用过于昂贵,医院难以承受。而安装了远程医疗系统的医院由于成本高,患者使用它的费用也居高不下。大量设备闲置造成浪费。
瓶颈之四 缺乏法律法规保障
成功地完成一次远程医疗是各方面协调努力的结果,而一旦出现问题,例如信息传输中的失误,资料不全或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造成不应有的后果时,谁来承担其中的法律责任呢?
谷辽海 北京辽海律师事务所主任:目前,我国关于远程医疗方面的法津法规不是没有,卫生部在1999年颁布了一个规章,就是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这个规章规定远程医疗属于医疗行为,但是这个规章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具体的规定。
总体来说,我国的远程医疗事业发展还处于无序状态,不管是带宽条件、设备兼容性还是会诊管理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但广阔的市场需求,必将促进远程医疗向边远地区和中小医院推广。广大社区和乡镇群众将获得更高水平的服务。
相关链接:
专家认为要使远程医疗服务顺利开展,应该:
1、建立统一的医生专家数据库,供患者选择。
2、国家支持中小医院装备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3、尽快制定详细具体的法律法规,保障各方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