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线上故事     网友投稿     线上互动         



顾长卫: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



  1998年,著名摄影师顾长卫拍摄了一部系列片——《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对他内心的触动最大的一次拍摄。在长达一年的拍摄时间里,他不断地回忆起自己童年,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有着切身的体会。


  少年时代的经历注定要与电影结缘

  从1972年到1977年,顾长卫有很多时间是在电影院里度过的。 当时,他家附近有一个工人文化宫,他就在那儿帮忙。

  每周二、四、六、日,是文化宫规定放电影的日子,顾长卫的任务是在电影放映之前,站在门口收票,电影放映了以后,就可以进去看电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的确是挺有意思的,你可以站着看,也可以坐在座位上看,还可以到银幕后面看,或者钻到剧场天棚顶上看,甚至也可以到放映室里面看放电影的师傅怎么工作。最初的感觉,真是像魔术一样。

  就是在这5年的时间里,顾长卫对电影有了兴趣,1978年全国艺术院校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顾长卫如愿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大学四年,他每星期至少要看三部电影。

  学了电影专业,再看电影的时候,顾长卫是有目的地看的,每看一部电影,他都会做很多笔记。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做这些笔记完全是摸黑进行的,跟默写似的。回到宿舍后,他再把这些笔记整理出来,记到一张硬纸板上,然后把做好的那些小气氛图贴在上面。

  第一次拍电影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1981年,北京电影学院78级学生联合拍摄了第一部电影《我们的田野》,这部电影并不成功,但那段经历却让顾长卫明白了许多道理。

  当时,已经学了快四年的专业,有机会拍这样一个作业,大家都很激动,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想法。作为摄影师的顾长卫,站在那儿抓着摄影机的摇把,透过取影器,心里也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这时,发生了一件事——

  顾长卫:“当时我是站在升降车上,摄像机架在上面拍,那个故事里面有一个兵团的战友牺牲了,那样一个戏,我觉得那感觉挺好的。我一边讲话,一边还在抽着烟,后来就被我们一个指导老师给喝住了,说让我把烟掐掉,我觉得有点扫兴,就跟他解释,我为什么那时候抽烟。”

  指导老师对他说,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抽烟却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一个好的摄影师应该养成最好的习惯,就是要把那股兴奋劲用在最需要用的点上。光知道激动,不想着如何去表现,只能算是一个一般的摄影师。

  从那以后,顾长卫养成了一个特点:越是兴奋的时候,他越沉着冷静。脑子里总想着如何把事情做好,用什么样的光线、什么样的角度、怎么样去改变一个现场、一场戏的现状,然后把自己所期望的那种气氛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并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尽量排除。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学好外语

  回想大学四年的生活,顾长卫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学好外语,当年,他以为外语没有多大用处,现在,在很多次的国际合作中,他经常为语言沟通的障碍而苦恼。

  顾长卫:“说不了英文,你完全跟哑巴似的,有时候,还远不仅于止。所有你想说给别人的话和别人想说给你的话都得通过一个翻译,结果是你跟翻译挺熟的,然后那个人也跟翻译挺熟的,而彼此还是挺陌生的,常常觉得在那儿呆着就有点像傻子似的,就那个劲。”

  这样的经历时常刺激着顾长卫,以至于走出大学校门二十年之后,他还是总想着如何回头捡起当年丢下的英语。顾长卫清醒地意识到,从前的大学生只要学好一门学科,就可以算是不错的人才了,而现在,时代不同,真正有用的人才,通常是学过几个学科的人,往往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找到最好工作的。

  


  电影让顾长卫与梦想牵手,走过从少年电影迷到摄影师的成长之路,对他来说,是知识改变了命运。

  (《东方时空》供稿)

  
人物档案


   顾长卫 ,(1957.12.12-) 摄影师。

  原籍江苏吴江,生于西安。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1984年任摄影师,拍摄影片《海滩》。后拍摄影片《红高粱》和《孩子王》,创造性地运用摄影艺术造型手段,1988年获第 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拍摄影片

  1984:海滩

  1985:大明星

  1986:神鞭

  1987:孩子王 红高粱

  1989:菊豆 1993:霸王别姬 狭路英豪

  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

  ……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