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冠华从1984年首次正式登台演出《红白喜事》到今天在人艺建院50周年纪念演出的《茶馆》、《狗儿爷涅槃》、《蔡文姬》三部经典剧目中担当主演,可以说,他已经成为人艺第二代优秀演员的代表之一。近20年话剧艺术的熏陶和舞台表演的锤炼使他正向表演艺术家的高度一步步接近。与他在电视剧中塑造的贫嘴张大民一样,和我们谈论话剧和表演的梁冠华同样朴实、乐观。这使我们对话剧艺术的冷静思考变得更容易深入,更益于展开......
老艺术家和优秀编导让演员在舞台上成熟起来
记者:一个优秀演员的成长需要方方面面的培养和锻炼。你从事舞台表演也有近20年了,对此你的体会一定不少。
梁冠华:我们这批演员是从人艺学员班出来的,那时候带我们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对我们这批学员的影响很大,当然,作为一个话剧演员,他的成熟必定要在舞台上完成。演员在接触观众之后才能真正成长,舞台培养人。在这个过程中,谁都希望能有一个人来带他。在剧院,林兆华导演对我影响很大。我的戏百分之九十都是他排的。林导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再有一方面就是好剧本,比如《雷雨》、《日出》,这种剧本都是培养演员的剧本。很多先锋导演的剧本可能更好的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对观众是一个即时有趣的东西,但并不一定能培养好演员。
记者:人艺有很多老艺术家,他们的表演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现在总在说年轻演员和他们的差别有哪些,但我们对造成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却谈得很少。那么现在我们来谈谈这些被忽略的东西。
梁冠华:我觉得是这样的,首先这些老演员的生活体验非常丰富,这些体验一是他们自己的阅历,一是他们的文学修养,再有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这几方面影响了他们对剧本中人物理解的深度。这些老艺术家可以理解得很深,能联想到很多其它事情。老演员可以把这样、那样的人做过的用到角色的身上。所以他们演戏的时候,人物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这样就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另外他们不是简单话剧意义上的光会喊,他们的艺术从表演上来讲是极生活化的。
记者:这就有一个培养新鲜血液的问题了,当时你来人艺进的是一个学员班,那后来这个班还在继续吗?
梁冠华:后来又继续了一班半。有一个班全部都是北京人艺老演员带的,还有一班是北京人艺和中央戏剧学院合办的,因为要向全国招生。事实证明,有北京人艺老演员参加教学的班的演员很快就能融入到人艺这个特定的表演的轨道里去,很容易合槽。后来没有办有很多原因。一来学历上是中专,二来也有经济上的原因。虽然希望自己办班的呼声在剧院里很高,但不那么容易。师资有问题,再有,老一代演员身体不允许了;而新一代的演员有没有能力带学生?有没有耐心能踏实地带两年学生不去演出挣钱?
记者:有了那么优秀的老艺术家做学习的榜样,演员还需要剧本和角色来锻炼自己,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角色、剧本在塑造演员。从84年到现在你已经演了近20年戏,是不是可以就你的演员经历说说看,哪些戏、哪些角色可以塑造演员?
梁冠华:我最早排的《红白喜事》应该是这样的戏吧,因为当时除了于是之,人艺的老演员都在戏里,那是人艺鼎盛的时候。林连昆、朱旭、马群等老演员都在。我和宋丹丹在那个戏里演一对,当时受益匪浅。后来排了布莱希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那是林兆华导的戏,得了梅花奖。有一部戏我得特别提一下,一部美国戏——《篱笆》。在戏里我演一个运垃圾的黑人工人,因为种种原因,那个戏没演几场。剧本是好剧本,但咱们这儿的人看太深沉的戏,他坐不住。我对它印象深刻倒不是因为这些,这是我转型的一个戏。在这之前我都演些喜剧成分比较浓的、小年青这种角色的戏。这部戏让我转入正剧的角色,也让我演了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物。再后来我演《茶馆》里的王利发、《蔡文姬》里的曹操,现在《狗儿爷涅槃》里的狗儿爷都是从那出戏过来的。
先锋戏剧不能培养演员
记者:那么导演呢?从你的角度看演员和导演的关系。怎样的导演才算是比较好的,能培养演员的导演?
梁冠华:导演,尤其是喜欢弄很个性化戏剧、先锋戏剧的导演,他肯定是要把自己的东西通过演员猛烈推给观众。这个时候演员自然就成了导演手中的符号,一个牵线的木偶。从表演上来讲,这样的戏演一两个还有新鲜的感觉,但多了对演员并没有什么好处。除非你是个想当导演的演员。
真正对演员有帮助的更多是排现实主义的戏剧的导演,比如在排《雷雨》、《茶馆》、《日出》这些戏时,导演要把自身对戏剧新的诠释传达给观众以外,还有演员塑造的人物,这就是导演在帮助演员,也是在培养演员。
记者:忽然想起个大问题,你为什么不当导演,会不会哪天忽然你就当导演了。
梁冠华:现在还没有想过,当导演忒累,忒累。
舞台艺术无止境
记者:现在的话剧从形式到内容都和《茶馆》时代有很大不同了。话剧已经有了很多变化,先锋、实验都出来了。那么作为一个演员,在表演上也要改变传统方式、与时俱进,来适应这些变化吧。
梁冠华:我觉得站在导演的角度,可以从形式、布景、服装上来求新求变。如果说演员要从表演上来求新求进的话,还是要接近现实生活,体会生活的变化。因为表演本身要有什么花样那就不是话剧了。比如你把话剧变成京剧那种程式化的表演那是求新了,但那就不能叫话剧了。话剧就是要更贴近生活,更贴近人物。时代不同了,人民的生存状态也不同了。自然,生活化的表演可以随时代的不同有各种解释和表现。所以我想,不管怎么变,你都甭管。关键是抓住脉搏。
记者:你说表演的改变是因为表演对象变化了,但我还是觉得表演体系上也有变化。80年代的表演体系和改革开放后的表演体系有变化,新的观念进来了,表演的风格也有改变。
梁冠华:我是这样想的,原来我们说表演就是斯坦尼、现实主义,后来又知道了有布莱希特、还有梅兰芳。到现在,分界线不是那么清楚了,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哪种方式更好表达就用哪个,或者都用。但表演的宗旨不能变,也就是我说的自然,贴近生活。还有,我还得说一下。改变不是那么简单的。实验是要有勇气的。
记者:当初进行实验的时候,有阻力或是冲击吧?
梁冠华:应该说是有的,尤其是在北京人艺,有深厚传统积淀的老剧院。林兆华是很难的,他导戏既要结合剧院特点又要结合自己创作意图,找一个契合点来突破。当然了,这种冲突在表演上就没那么强了。演员就是工具,尤其作为话剧来讲,他是导演整体构思的一部分,要服从整体。按不同剧本的要求来表演,那才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演员。
记者:人艺建院50年了,很多老戏都在重排,作为一个新演员如何突破前人或者自己的高峰?
梁冠华:通过我上次重排《茶馆》,我切身感到一个真理:艺无止境。《茶馆》大家都知道是登峰造极了,别人都不敢去攀登这个高峰。我当时也是很不自信,当时我跟林导说,你让我演别的任何一个角色我都有把握,这个(王利发)角色您还是换个人吧。后来,林导跟我讲了很多他对这个人物的想法。另外在于是之排这个戏的时候受到很多政治上条条框框的约束,剧本也改了很多,加了很多红线。这在新的戏里都改掉了。我们就是单纯从人性这个角度来重新诠释这个人物,就有很多原来老艺术家们不可能涉及的侧面可以把它表现出来,可能有另外一种样式表演出来。所以通过这一次我就感觉复排名剧绝对是有新东西可以挖掘的。
电视与话剧——充电放电都过瘾
记者:你演了近20年的戏,演了这么多角色,可你真正火起来却是在出演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之后。20年的话剧演出不如一两部电视剧演出火得快,你觉得是为什么?
梁冠华:说起这个来原因就太多了。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话剧的观众面太窄。原来没修我们剧场的时候人就不多,现在更少了,980个人。那么这样演100场也到不了十万。但一个电视剧,一晚上就有几亿人在看。而且电视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人家不出家门就可以看到,话剧还得买票,到日子您得拿着票上剧场来,还要挤车、排队……这都比不了电视。另外话剧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像从前那么大了。所有的剧院都是这样。84、85是一个话剧的高峰时期。别看现在搞话剧的多了,但话剧的商业味太浓,艺术性太少。总体质量不如当年。另外,投资排话剧的人太少了。这也和电视剧没法比。就算偶尔有投资的,他们中懂话剧的人也少,他们都是只投资到感兴趣能赚钱的地方,那么他就会找几个他觉得好的腕儿来演,来炒作。这对话剧没什么好处,可能只对投资方有好处,对不搞话剧那些腕儿有好处。
记者:话剧的影响力的确比不了电视电影,话剧也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不过我们现在不谈那些,还是说演员。作为一个演员,一个话剧工作者,你觉得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我们的话剧可不要呈直线下滑的态势。
梁冠华:作为话剧工作者,更多的还要从自身来找原因。首先是要自己有敬业精神,要喜欢话剧;另外从整个话剧圈来说,还是要抓后辈,抓好的剧本。因为话剧的剧本太重要了,它不像电视剧,一个电视剧讲故事,讲个二三十集都可以。但话剧是要浓缩的,对于剧本来讲,文学性是要强。所以很多作家害怕写话剧,因为话剧太难了。而且一个话剧从本子到演出可能要两年到三年。要反复的修改,从收益上来讲肯定差很多。所以我觉得首先是剧本要好,然后是无论演员或导演都要有敬业精神,多方面努力才能支持话剧往下走。否则的话自己都不自信了,那么话剧就真的完了。
记者:可是如果我们抛开话剧,就从演员自身利益来讲,电视剧肯定要比话剧收益多,也容易出名。你排电视剧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梁冠华:这是肯定有的,从知名度和经济收益上来讲,话剧都不如电视剧。不过,作为演员,该选择的应该是角色。当然,我觉得话剧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说周期太长。现在我们排的戏一个月了,大架子已经出来了。但是它还有很多细的东西,每天都从头来一遍就比较枯燥了。除非演员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每天演的都要有不同,要有新的补充。从一个演员对自身的要求来讲,舞台的确是真正锻炼人的地方。因为到了台上就是你光秃秃的一个人站在那里,底下一千来观众,这是活生生的交流。电视剧你拍过来,从来不会给你错的东西看,台词错了也好,表演错了也好,都是导演告诉你这不对,应该怎么样。所以我觉得到舞台上是锻炼人的地方。还要到舞台上来演。舞台上是一个反复的充电,到那边就是放电的过程。
记者:充电过瘾还是放电过瘾?
梁冠华:都挺过瘾。
(央视国际网络:郑红伟 苗展 刘棣)
梁冠华其人及其作品
梁冠华自述
“张大民”因为一部电视剧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许多观众的心。他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每一个关心着他的人。
电影中的张大民在搬进楼房以后又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他仍然像电视剧中一样,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幸福地生活着……
作为用心去诠释张大民这一人物的演员,我努力使这一形象更生动更鲜活,让您一看到他就总会想起自己身边的老朋友。
梁冠华
2000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