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人物期刊     台前幕后     经典回访     人物检索         



汉斯·霍莱因:“一切皆为建筑”


  霍莱因知道应该怎样对不同的事物进行不同的处理。维也纳人喜欢戏剧,因为它不同于其它的艺术,戏剧处于现实和幻觉的交叉点上。所有的建筑,事实上包括我们的全部生活,最终证明都只是一场舞台上的表演而已。

  霍莱因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功能主义者,但是他的功能主义观点从本质上来说是经过扩展了的,事实上他一直反对的是传统意义诠释的功能主义。这种意义上的功能主义多半是局限于一些物质现象和关于建筑可量化的方面,而没有考虑到他所说的建筑的非量化因素,比如气氛或舒适度这样的概念。

  霍莱因在芝加哥伊利诺斯理工大学学习的时候,曾经询问过密斯·范·德·罗尔(Mies van der Rohe),他是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大师,他认为对建筑师来说最困难的工作是“教堂和酒吧”。的确,那些建造任务需要考虑到很多建筑的非量化因素,也就是涉及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营造酒吧的气氛?如何创造教堂那独特的抽象魅力?

  在法国奥弗涅的多姆山山脚下,霍莱因建造了一座火山博物馆,并因此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这座博物馆嵌入泥土之中,就像一艘没入水里的远洋巨轮。

  博物馆的核心是一个陷入地下的圆锥体。锥体表面饰以当地黑色的火山岩;内侧嵌入金属箔。这一空间从形式到内外材质、再到色彩的转换都给人以身处炽热火山口的感觉。博物馆突出反映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意在使人从中得到启示,了解自然规律。

  博物馆的入口大厅是一个总高度近22m的锥体,又是地下呈放射状布局的展厅的组织枢纽。进入博物馆,人们将会沿着楼梯向地心走去。霍莱因的这个建筑构想就来自于但丁的著作《炼狱》和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地心游记》。

  60年代,维也纳的建筑环境逐渐成熟起来。一些反对传统艺术,反对战后实用的功能主义建筑的建筑师们聚集到了摩尔主教名下的圣史蒂芬美术馆,在这里就新的建筑艺术风格进行交流,讨论。1963年,霍莱因和沃特·皮克勒(Walter Pichler)在这里举办了一次展览,在当时引起轰动,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建筑。

  在霍莱因早期的建筑生涯中,美国对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1958年霍莱因从维也纳来到美国芝加哥的伊利诺斯理工学院深造,他驾车从纽约到西海岸,那种驰骋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的感觉令他十分兴奋,因为那是在欧洲体会不到的。即使是在巴洛克风格盛行的维也纳,霍莱因也只能在虚拟的世界中,在他的设计图上满足自己超越极限的渴望。

  从土著部落建筑中得到的灵感成为霍莱因艺术发展道路上的转折点,这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得到了反复的体现。“上层”和“下层”,物质生活空间与精神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使霍莱因产生了将建筑转变成景观的构想。通过小径、阶梯和斜坡,建筑不再是孤立的,而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跃的组成部分。

  人类总认为自己是最为强大的,是不可战胜的。然而,人类却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陷,那就是,他会死亡。

  霍莱因早年曾在明兴-格拉德巴赫举办过一次名为“死亡”的展览。那是一个建在古代废墟上的墓地,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自己动手挖掘一些东西,然后对它们进行鉴定。

  他经常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在人们不能有尊严地死去?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描述:一幅屏风,后面是一张病床,死亡的床。在当今的西方世界,人们就是那样死去的。

  他很早就在想:在二十世纪的文明和文化中,为什么我们这样排斥死亡,尤其是死亡的过程,只在一些特殊的场所才去面对它。而在其它文化和文明中,或者说在过去数百年和数千年的文化和文明中,死亡就是人生命的一部分……

  请收看12月25日 22:50 cctv-10 《人物》栏目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