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始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通称为黄埔军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筹建之初,军校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政治部主任是党代表的参谋长,特殊情况下可行党代表职权。政治部从1924年5月25日成立到1927年4月15日蒋介石背叛革命杀害共产党人止,存在近三年,前后有戴季陶、邵元冲、周恩来、卜士奇、包惠僧、邵力子、熊雄等七人任政治部主任。他们都是时代的风云人物,但各自的经历和人生,却是十分不同的。
戴季陶
第一任:戴季陶――不辞而别
1924年6月16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举行开学典礼。然而,就在开学不到一个月,军校首任政治部主任戴季陶突然不辞而别。戴主任戏剧性地失踪,军校师生甚感莫名,流言飞语顿时在军校传播开来。一些右派学生乘机造谣,说戴的离职是共产党背后捣鬼,想排挤、打击国民党。其实,戴的离职是由国民党右派间的矛盾引起的,与共产党毫无牵连。
戴季陶,又名传贤。早年曾追随孙中山,投身反清革命运动。辛亥首义时,为保卫汉口他奋不顾身,冲锋在前;为光复上海,他又积极策划,勇打前锋,并在以后的护法斗争中因口诛笔伐袁世凯而被捕下狱,一时名噪江南。可以说,在推翻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斗争中,戴季陶是一员革命的干将、马前卒,因而深得孙中山的赏识和信任。他常追随孙中山左右,因将孙中山的一些重要讲话记录下来,进行精心整理,辑成《民国政治纲领》、《钱币革命要义》两本书。在孙中山去世后,他便以全权解释孙中山理论的权威面目出现,著有《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等书,在国民党内有“党国理论家”之誉。“五四”时期,戴季陶在上海主编《星期评论》时,曾参与由陈独秀倡导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翻译出版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方面的著作,在介绍苏俄政治制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还曾代为起草了最初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然而,他的世界观最终还是未能转到马克思主义这方面来。1927年,戴季陶积极参加与策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等职,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1949年2月,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之时,戴由于对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绝望,在广州服毒自杀。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