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日志中国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视频]康熙与彼得大帝的治国差距

 

CCTV.com  2009年05月27日 09:2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综合  

    从19岁开始,彼得开始以下士的身份在军中服役,他亲自驾驶小船攻击敌军战舰,在战斗中为迫击炮装填弹药,他甚至到一个钢铁厂像普通工人那样劳动。为了排除干扰和反对,他动辄抡起棍棒殴打,强迫大臣执行命令,他的惩罚措施从小额罚款到没收全部财产,从折磨肉体、流放做苦役直到处死,应有尽有。他的改革将俄罗斯人推向忍耐的极限,甚至连他的儿子阿列克谢也无法承受,积聚力量反对他的改革。

    1716年11月,太子阿列克谢叛逃了。彼得借助武力强迫太子回国之后,亲自参与了对太子的刑讯。对这位想走回头路的太子,执意改革的彼得表现出了惊人的残忍,他参与了拷打以及致儿子死亡的整个过程。在太子死去的第二天,一位欧洲外交官惊奇地发现,彼得照常出席了一系列国务活动,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谁也想不到的是,历史的悖论竟然出现了:康熙仁政爱民,彼得凶暴治国;康熙修德中外,彼得侵略扩张;康熙激于道义,彼得唯利是图……结果却是俄罗斯一飞冲天,中国则走向回光返照式的最后辉煌。

    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17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世界总值的23.1%,而俄国仅占3.2%,但俄国1700—1820年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欧洲和世界平均速度,更远远超过中国,大踏步跨入西方列强行列。

    很明显,站在道德的立场,康熙似乎是胜者。但站在治国的立场,他被后来居上的彼得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盛衰无常,世事难料。两个同样勤政有为、励精图治的帝王,为何治国的效果迥异?难道儒家宣扬的道德理念敌不过资本主义的贱买贵卖?难道千年难遇的贤明圣君敌不过从不体恤百姓的俄国“秦始皇”?到底是真理战胜不了强权,还是仁政输给了暴政?

    其实,中俄两个繁荣强盛的帝国,表面的相似掩盖着实质的差异:一个是封建主义的迟暮,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青春。

    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康熙和彼得截然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两个国家的不同前途。正如俄罗斯人自己所说,彼得“出于高贵心灵的奇特本能,他一眼洞穿了祖国的所有疾病,给了俄罗斯可怕而有益的一击”。

    彼得的改革几乎涉及全国所有的领域。他一生主持颁布了三千多条法令,改革行政机关、军队,建立军事工业,引进千余名各类专家,建立众多实利主义性质的学校和科学院,并派出一批批年轻人到国外学习。俄罗斯在狂飙突进的改革风暴之下,理性冲破禁锢,科学压倒愚昧,重商主义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终于紧跟世界先进潮流的步伐迎头赶了上来。

    而康熙继承的是儒家文化“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古老真理,他虽然呕心沥血地试图开辟一条富国之路,但只是在中国重建了小农经济,却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使中国向资本主义迈出半步。对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工业革命,康熙茫然无知,毫无准备,反对变革,满足现状。他对内强化封建专制,大兴文字狱,钳制思想。又重农轻商,致使明末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胎死腹中;对外则闭关自守,使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他在竭力开创盛世局面的时候,其实已经走上了与近代化潮流背道而驰的道路。

4/7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