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十项措施”背后:保增长仍有很大政策运作空间

 

CCTV.com  2008年11月27日 11:2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9日晚间,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具体措施对外公布,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近年来宏观政策的一个显著“拐点”。记者采访的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背景下,“十项措施”的出台十分及时,十分到位,效果也将十分明显。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决定了“保增长”仍有很大的政策运作空间。

  “十项措施”有的放矢将产生明显拉动效应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国务院出台的“十项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经济运行将产生明显拉动效应。这种拉动效应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逐步排除内需之忧而激活内需,另一种是通过投资增长而刺激内需。双管齐下,4万亿规模的投资完全能保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首先,从逐步排除内需之忧而激活内需方面分析,“十项措施”中的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快灾后重建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措施,具有十分鲜明的民生特征,对排除城乡居民主动扩大内需的后顾之忧将大有裨益。

  众所周知,因对住房、医疗、教育等远期消费的顾虑,我国城乡居民长期存在“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这种后顾之忧一直困扰扩大内需的政策成效。此次“十项措施”有的放矢,加大民生投入,逐步消除妨碍居民扩大消费的因素,既能在短期内提振居民扩大消费的信心,也能在长期内逐步打牢扩大内需的社会基础,从而激活潜藏在无数城乡居民之中的内需动力。

  其次,从通过投资增长而刺激内需的角度看,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措施,一方面将直接带动相关企业、行业蓬勃发展。在可以预知的周期内,钢材、水泥、建筑施工、工程设计等相关企业和行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由此带动下游产业和行业也将从中获得巨大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建筑施工、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和企业一直是我国带动就业的大户。这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机会,对于老百姓而言,就是无数个就业的机会。因此,政府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力度,间接地也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老百姓从中获益,内需基础因此更加夯实。

  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等措施,则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也更加显著。

  梯度发展格局为保增长提供了广阔的政策运作空间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种基本力量,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动能还十分强劲,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十分健康的。同时,中国外汇储备占世界第一、利用外资水平占世界第二、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了世界第三、经济总量的位次已排名世界第四等一系列数据,均说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良好的。

  在这样的基本面背景下,市场各方对“十项措施”的效应均抱有十分积极的乐观预期。安信证券的专家们在10日早间的晨会上分析认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出台的“十项措施”,显示了中央刺激经济的决心。他们判断,“十项措施”应该可以逐步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并推动中国经济在明年下半年回到9%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附近。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瞿鹏分析认为,当前,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能对宏观经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我们要考虑到财政手段有一定杠杆效用,目前大约为1.2倍。如果2009年政府主导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将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个百分点,拉动GDP3.3个百分点。”他乐观预期,2009年,我国GDP增长保持在8%以上丝毫不成问题,而且财政政策仍有很大的运用空间。

  专家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梯度发展格局: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从城市到农村,呈现一种渐次提高、逐步发展的格局。这种发展格局为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内部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前提。虽然,这种发展格局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和乡村的差距,但换个角度来看,这种梯度发展格局恰恰为我国当前保增长提供了广阔的政策运作空间。

  国内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最近感慨地说,中国的幸运在于,城市和乡村、东部和中西部都有很多地方需要政府投资,有很多基础设施需要政府通过加大投资去建设和改善。而在日本和欧洲,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已经十分完善,地区差异也很不明显,政府想加大投资也找不到着力点,效应也难以显现。因此,在中国,政府每次加大投资力度,都会大大改善国内的基础设施,都会大大刺激经济发展,都会大大提高民生水平。

  经济学家的这一番感慨,确为洞见。在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也能找到很多无可辩驳的佐证。鉴往知来,一到两年内,4万亿元的巨额投资规模,随着“十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必将为中国经济运行注入新鲜活力,其所显现的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效应,将又一次刷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版图,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又一次大幅提升。

  未来的中国经济必将显现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不容否认,受国际金融海啸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一些外向度相对较高的企业,在短期内面临一定程度的困扰,中国经济运行也因此接受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程度的考验。但是,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国内无数潜在的投资机会,为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度过短期难关提供了坚实基础。“十项措施”的及时出台,无疑更加夯实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基础。

  记者采访的一些企业界人士,均对“十项措施”的及时出台感到欢欣鼓舞。他们认为,“十项措施”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契机。只要抓住这一契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会得到很大程度升级。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龙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十项措施”振奋人心,提振士气。这家“内外市场并重”的民营企业,以生产电池、电子器件和汽车为主,今年以来在国外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着力加大国内市场的“深耕细作”,国内市场销售情况基本保持了稳定。前不久,这家民营企业被美国著名投资家巴菲特看中,成为国内第一家被巴菲特投资的民营企业。“中国的民众有多少,中国的市场就有多大,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和特色。‘十项措施’在这方面用心着力,可谓抓住要害,让我们做企业的人感到有信心。”杨龙忠说。

  皖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周庆霞则表示,“十项措施”每一项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每一项都是企业实现新发展的战略机会,特别是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全面推进,大大有利于增厚上市公司利润。“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将是企业的决胜之道,也是摆在国内企业面前的重大抉择。”她说。她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完成了一次由国内市场转向海外市场的转型,中国加入WTO为这次转型提速。

  “现在,中国企业又面临一次由外而内的转型。‘十项措施’将助推这次转型。最终完成转型的企业,必将具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齐头并进的经验和实力,这样的企业,将是最具有抗风险能力的企业。由此锻造的中国经济也必将是最具有抗风险能力的经济体。”周庆霞说。

  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是中国对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最大贡献,“十项措施”无疑启动了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平稳渐快运行。试看将来之中国经济,必将又是一番新气象!

 

责编:樊静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