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监管层整顿车险乱象先查太保、太平有玄机

 

CCTV.com  2008年04月19日 09:23  来源:华夏时报  

  “这只是监管层对车险市场的一次‘敲山震虎’行动,能起到对财险公司和车险中介有多大的威慑力,或许连监管层自身也没有底!”对于从本月开始保监会掀起的持续半年的财险市场整顿潮,上海保险市场一位资深人士如是评价。

  3月27日,保监会召开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的工作会议,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对外表示,将从今年4月起到10月止,选择对太平洋财险和太平财险两家保险公司进行重点专项检查。

  先查太保、太平

  4月15日,本报从上述两家上海分公司获悉,这两家机构还没有收到相关检查通知。

  上述一家保险机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如果保监会此举只是每年一次的常规检查,那么他们会比较看淡这种检查,而如果是突击检查,则会严阵以待。然而本报记者从申银万国的报告中发现,作为财险业老二的太保财险,去年的保费收入达到234.74亿元,同比增长29%,获利22.43亿元,同比增长321%,车险占比提高到73%,尽管车险整体行业盈利水平很差,但该公司综合成本率99.9%,乃是国内少有的保持承保利润为正的公司。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教授对此分析,太保和太平两家财险公司在市场运作方面,是比较规范的,监管层为什么要选择这两家保险公司进行重点专项检查,若真有意整顿和规范车险市场,完全可以选择市场操作不规范的公司进行严厉整顿,杀一儆百,而这样的车险整顿恐怕又是“雷声大、雨点小”,抓得不痛不痒,车险市场违规依然猖獗不止。

  “几乎每年的四五月份,整个车险市场就‘暗潮涌动’,各家公司都在掀起新一轮的恶性竞争,争相调高自家的车险和交强险手续费。”4月16日,上海一家车险中介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本报电话暗访时告诉记者,“保监会明令,车险中介收取商业车险手续费一般不超过保费的15%,而交强险费用则不超过4%,但是现在保险公司给予中介机构两种保险的费用总计都已经超过了35%。”

  险商“话语权”旁落

  在3月27日的保监会文件中,记者发现,保监会对于交强险和商业车险的检查重点包括单证和标志管理、承保管理、理赔核销行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财务核算费用管理等近十种情况。保监会在今年的车险整顿和维护市场秩序中,已经将“监管之剑”重点指向了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两大领域。

  但是业内人士表示,在诸多检查整顿的事项中,监管层最需要做的还是关于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情况的检查整顿,特别是手续费支付情况和费用情况的检查,如果这两项业务不整顿好,车险过高返佣金情形依然不会得到好转,在车险销售“渠道为王”的时代,保险公司已经失去了对费用控制的话语权,从而旁落到车险中介身上,如车盟、汽车4S店、行业代理点、汽车销售商、汽车修理厂等机构,导致车险市场利润大部分流失到车险中介囊中。

  以最近上海车险中介市场最新出现的几家车险中介为例,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多家财险公司都和该车险中介签订代理协议,其中包括支付的手续费、通过车险中介给予客户的优惠价格,车险理赔后续服务等,但在车险条款和费率以人保、太保、平保3家条款为准,且费率条款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哪家保险公司给予的优惠和佣金比例最高,车险中介就会向客户推销该公司的车险产品,其他公司就会处于下风,甚至失去这一渠道。

  中介截留保费藏祸患

  在保监会的重点监管领域中,记者了解到,尽管对商业车险市场将着重监管批单退费是否合规,违规批单退费的金额、用途及具体去向。然而车险市场一位资深人士分析,在全国车险市场上,只有浙江省已经通过车险信息平台建立了见费出单机制,上海正在抓紧实施见费出单,而全国其他地区都没有实行此机制,这给车险中介截留保险公司的保费预留了巨大的空间。

  据其分析,由于车险中介拥有比保险公司更多的资源,保险公司为了能和中介建立起稳固的关系,往往半年甚至一年才结算相互之间的保费金额,而在每个月保监会的财险公司保费数据中,这些保费则都已经计入保险公司的账上,市场上有些大型的保险代理中介机构保费规模都已经达到上亿,如果这样的车险中介一旦发生经营风险,保险公司就很难收回保费,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本报记者从上海一家新开业不到半年的新型财险公司获悉,该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保费规模就已经达到6亿多元,超过很多已经经营多年的中型财险机构。而其保费飞速增长的秘诀就是先向车险中介支付佣金金额,在高额佣金的刺激下,车险中介大量向市场销售该公司的车险产品。保险专家分析,这种车险营销模式,已经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甚至不顾经营风险盲目追求保费规模。

  “现在的情形是,车主一旦通过车险中介购买了商业保险,一旦发生事故,就很难得到保险公司理赔,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车险中介截留了保费,保险公司就以未收到保费为由拒绝理赔,而车险中介就更加不负责车主的理赔。”一家车险中介负责人告诉记者。

  “由于大量保费滞留在车险中介手中,已经造成保险公司为每月账面保费好看而选择了做假账,保费何时分摊和冲销都由保险公司自行说了算。”业内人士称。

  骗保成风险商暗吃哑巴亏

  “如果说保险公司为了能获得更多的保费而不得不忍痛和车险中介合作,那么车主为了在事故中获得更多的理赔开始和汽车修理商‘沆瀣一气’,讹诈保险商。”一家大型财险公司车险部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汽车修理商为了能从保险公司身上攫取更多的利润,甚至教出事的车主如何尽量提高理赔金额,如原本只是一次小的汽车碰伤事故,费用也就只在数百元左右,汽车修理商为提高理赔金额,再故意制造擦伤;而另外一种情况是,汽车修理商在维修事故的汽车时,将更换的旧零件在保修单中改成是新零件,或者没有更换的零件写成是更换过的,保险公司对核赔业务不熟悉的业务员就只能被骗,保险公司的保费利润也就减低不少。

  4月15日,在本报记者采访一位财险公司高管的时候,该高管就向记者透露,在去年财险业全年理赔金额有1020亿元,而车险占比整个财险市场份额达到70%,也就是车险赔付达到700亿左右,而其中有将近150亿元赔付都是有水分的,比例达到20%,如何阻止骗保甚至是恶意保险诈骗正成为保险公司最头痛的事情,而在这一方面却缺乏真正的监管。

  本报记者了解到,尽管对于保监会持续半年的车险业整顿行动,几乎所有的财险公司都持欢迎态度,然而,一些公司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态甚至呼吁,现在整个车险业如此混乱的状况已经不仅仅是保险公司恶意竞争的问题,尽管当初在制定商业车险条款的时候,保险公司已经将赢利标准计算在保费里面,然而如今仍然面临着全行业亏损的重大难题,固然与保险公司过度提高佣金比例有关,但是在行业内,车险中介、车险销售商的种种经营行为也都给财险公司造成了直接或间接伤害,车险中介经营行为整顿也必须成为“监管之剑”所指方向。

责编:张托雅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