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部委新“掌门”履新十日:王胜俊周末调研(图)

CCTV.com  2008年03月31日 07:46  来源:人民日报  

    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议选举出新一届“两高”负责人,任命了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其中的新部门、新面孔格外惹人注目。走上新的岗位,他们有何感言?面临新的任务,他们有何部署?为民、务实、清廉,他们有何行动?

    3月28日,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周结束。本报记者走进部委机关,感受新“掌门”的所思所谋、执政风采。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

    驱车百公里周末搞调研

    【人物小传】

    王胜俊,安徽宿州人,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现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早年曾在安徽六安当过农场职工、宣传干部、区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和地委副书记,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他有着23年的政法系统工作经历,1985年起先后任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1993年调北京,在中央政法委员会任职15年,历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

    中共十五大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3月23日,刚刚到任四天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利用周末,驱车100多公里,到河北省霸州市人民法院胜芳法庭调研。两天前,他作为党组书记第一次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会,提出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人民法院的工作重点。

    “我们的调解率达到85%,2006年以来从未发生过上访事件。”胜芳法庭的调解室里,庭长张国威介绍说。王胜俊连连点头:“这说明你们化解矛盾的能力比较强。人民法庭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前沿,是联系群众的纽带、为社会服务的窗口,也是人民法院全部工作的根基。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你们的位置很重要,责任很重大啊!”

    看到调解室布置很温馨,王胜俊嘱咐:“司法机关也要有亲和力。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得到群众的信任,司法才会有权威。”

    在人民调解员联络室里,王胜俊详细询问法庭与人民调解员如何协调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以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紧密结合、有效解决社会矛盾的“廊坊经验”曾在全国推广。王胜俊说:“‘廊坊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调解形式,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整体优势,促进社会和谐。”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改部”担子重履新问计忙

    【人物小传】

    “如果再次发生大范围污染事件,会不会被问责、解职?”2006年两会,刚任职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周生贤面对尖锐问题,这样作答:“感谢你对我前途的关心,我争取不辞职”——这样的回答赢得了掌声,也反映了他的个性。说话有感染力,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待人宽厚,这是周生贤的同事们对他的普遍印象。

    师范学校毕业的他曾任中学教员、公社党委书记、县委书记。2000年11月任国家林业局局长,松花江污染事件后成为国家环保总局局长。

    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

    “我们不能光要职能,而应把环保工作当成一项德政与民心工程,实实在在去做好,使中国的环境状况真正得到改善。”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话音未落,新任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深有感触地说:“对!求真务实、踏实工作才是最要紧的!环境保护部成立后,我们要把工作着眼点放在诚心诚意为民造福上。”

    3月20日的环境保护部机关会议室里,历任环保局、环保总局领导座谈会气氛热烈,作为座谈会的主持人,周生贤边听边记。

    与其他新组建的部门一样,环境保护部也面临紧张的“三定”工作,但在周生贤的日程表上,却特意安排了一系列的座谈会:19日,环保系统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20日,历任环保局、环保总局领导座谈会;21日,机关司局长座谈会;还有即将召开的环境专家学者和各省厅局负责人座谈会。

    “‘改部’的担子沉甸甸,眼下确实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着手之前,我愿意倾听各方建言。”周生贤说。

    建设像钢铁一样硬的环境执法体制机制,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加大环境治理的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座谈会上,一条条建议、一句句诤言实实在在。汲取智慧、转变职能、优化结构、创新机制,着力打造一个行为规范、运转高效的环境保护部。周生贤说,他这10天收获良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履新论发展“安居”最挂心

    【人物小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曾任原国家计委下属的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有“开发商”经历,懂建筑、房地产开发。这一特殊的经历和专业背景,使人们对这位“内行”部长多了一份期待。

    这名黑龙江汉子与新中国同龄,1968年12月参加工作(农村插队),1974年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主管投资,现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部党组书记。

    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住宅建设资源消耗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姜伟新履新后首次公开亮相,就代表新重组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老百姓最关注的住房问题做出了基本判断。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其实,建立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政策体系,一直是姜伟新最大的牵挂。去年8月他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调任建设部党组书记时,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的双重使命同时到来。半年多来,姜伟新密切关注各地房价的运行变化,对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进行了大量调研,与许多专家广泛交流。

    “应当说,目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明朗的住房政策取向: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住房解决,外加经济适用住房;中等收入家庭可以采取限价商品房和经济租用房的办法解决;高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市场解决。”姜伟新说。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对姜伟新和他的同事们而言,每个老百姓对“安居”的美好愿望,都是催促他们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的冲锋号。

1/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