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石油进口突破2亿吨 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CCTV.com  2008年03月03日 11:28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能否承受2亿吨之重?

  近2亿吨的进口量,已经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它对我国经济运行、石油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逼迫人们再次思考能源安全的话题。

  从2007年初50美元一桶攀升到2008年初100美元一桶,国际油价高企为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考验。

  在石油进口量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中国的原油进口非但没有利用自己的重要地位引导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动,形成对己有利的局面,反而呈现出 "越贵越买"的尴尬情景,中国在石油进口上承担了巨大的不必要成本。海关总署1月11日披露,2007年我国进口原油花费797.7亿美元,进口成品油花费16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0%以上和约6%。全年进口石油共计支出962亿美元。

  中国作为国际石油市场上新兴的消费大国,相较而言缺乏经验,花钱买一些教训,在原油进口成本上高一些,这是十分必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人们不禁要追问,进口量持续攀升,2亿吨、3亿吨甚至更多的石油进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突破2亿吨的进口量后,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增加?进口量到底有没有封顶点或者警戒线?

  本刊有幸请来了数位专家,就上述问题做出了讨论和交流。

  影响经济

  记者:2007年,原油价格一度疯涨,原油价格逼近100美元/桶大关。为此,去年我们不得不花掉近千亿美元进口石油,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如此巨大的支出,对外汇储备是否造成不利的影响?

  牛犁:石油进口每多一点,我国向外就要多拿钱。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支出了962亿美元的外汇,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赵建平: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很多,只要我们能保证其他产品的正常出口,外汇的储备还会增加。因此,进口2亿吨石油,基本上不会影响外汇的储备。

  记者:2007年,我国共进口近2亿吨石油。在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的同时,这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林跃勤:进口依存度的持续攀升,对中国经济冲击会比较大。一是对生产、消费的冲击大。企业使用高价的进口石油,造成工厂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大,产品的物流成本也是必定增加,企业或多或少地增加了用油成本。如果这部分成本转嫁不出去,企业的赢利空间就被挤压;如果这部分成本转嫁出去,毫无疑问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二是对国际收支平衡有冲击。由于进口石油的价格高,导致其他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物流增加,对外出口产品的价格却不能与石油价格一样成比例增加,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三是造成国内财政收支不平衡。比如国家为了控制成品油市场价格,2005年和2006年分别给予中国石化100亿元和50亿元的财政补贴。

  牛犁:去年近2亿吨的进口量,都是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时进口的,这首先会造成我国通胀压力增大。通胀已经持续多年(约五六年)大幅上涨,2007年的CPI已处高位运行。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业原料,油价上涨将通过一系列的价格传导机制传导至下游产业,最终对消费领域产生较大影响。这又会进一步增强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加大通胀压力,这对政府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就企业来说,一方面,上游企业原油开采,受惠于油价,卖的多,挣得多;另一方面,下游企业亏损难以避免,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炼油、化工、冶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如果将这部分增加的成本不转嫁出去,企业的赢利水平就会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二是以能源为燃料的用户,开支增加;三是交通运输、民航、出租、渔业、农业(以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塑料、化肥农药影响都比较大。

  周凤起:正如上述专家所言,当前进口量猛增已经造成了严峻的形势,不管怎样,我们千万不要惊慌失措。首先,我国的石油需求预测也还在掌控范围内;其次,目前中国还有经济实力应对高油价,还有一定实力消耗当前的高油价。

  曹晓日希:我也同意各位所言。进口高价石油,肯定会大大提高炼油企业的的生产成本。成品油价不到位,加工进口油,进口越多,亏损越多。

  而油价倒挂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最明显的一个后果:高价进口大量原油,会严重影响成品油市场的供应安全。中国原油消费近一半靠进口,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按每桶80美元计,炼油企业每生产1吨成品油亏损1000元,如按每桶100美元计算,亏损数额会更大,这对石化、炼油企业影响很大,因为我国一些炼油企业主要靠进口原油炼油。由于炼油企业亏损,造成部分炼厂特别是地方炼厂停产或半停产,严重影响成品油市场供应。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进口2亿吨的石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若不进口这么多的石油,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只要进口的石油确实满足了国内各行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就不能绝对地说它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国内石化产品的价格高涨,不光是进口高价原油的因素,还因为国内石油化工市场在不断开放,促使国内化工产品价格更国际化。受国际高油价影响,国际石化产品价格已经很高,随着我国从国外进口更多的石化产品,出口到中国的石化产品的高价格会推高中国国产化工产品的价格。

  姜鑫民:就我个人观点来看,目前的进口量对中国经济没什么太大的负面影响,一些潜在的因素都已经被消化了。至于企业利润,它可以通过一些生产要素的重组和重新分配,提倡替代能源,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甚至进行技术投入改造落后耗能的设备等等,企业利润还是增加了。

  能源安全

  记者:如此巨大、今后仍将增大的石油进口量,将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产生怎样的威胁?

  单卫国: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对石油需求必定增加,目前来看,对石油的消费是难以降低的。这是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石油具有很强的刚性需求。

  世界石油市场的出口要依靠中国石油稳定的进口。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对石油的消耗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中国目前的石油消费量,主要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无可回避。日本经济发展时期,石油需求的增长也很快,甚至超过中国目前消耗的石油量,只不过日本赶上的是低油价时代,中国却赶上了高油价时代。

  当然,进口量不断攀升,也会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带来较大风险。但这是我们无法规避的,只能尽量弱化其影响。

  周凤起:我认为,解决我国的进口安全,我们不能操之过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海军、空军实力的增强,海运安全方面也会得到好转,只要能够拿到油源,我们都会过去。另外,石油储备要尽快付诸行动,不能中断。只是,这些事情都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

  赵建平: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造成中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程度增强,也涉及国内石油供应的安全。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石油市场也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一部分。因为中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不仅仅是石油,还包括其他方面,诸如矿石、矿物等的进口一旦被掐断,国内供应安全将会受到极大威胁,这对中国经济将造成较大的伤害。

  邓郁松: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将会对国内经济会产生影响。油价高企,进口量持续增加,外汇支出也会增加。虽然我国的外债风险并不一定会发生,但其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会加大。国际油价变化、来源地石油供应中断等等,虽然不一定会发生,但其发生的可能性,谁都无法预测。这种可能性,对我国经济造成伤害的风险性会增强。

  此外,另有权威专家这样表示,美国原油进口的3/4来自西半球的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这对美国来说是安全的;余下的1/4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等,一旦中东爆发战争,美国不会面临石油危机,而中国则首当其冲,我们绝大多数进口原油来自中东,这是不得不面临的严峻形势。造成我国石油进口风险指数居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目前我国的石油进口通道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海上油轮运输,其中90%左右要依靠外籍油轮运输,而且80%的石油进口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虽然马六甲海峡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三国共管,但也受到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海军布防。因此,如果美国向伊朗开战,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将封锁,要不了多少天,中国大街上的汽车便会寂静无声,这不是耸人听闻,更不是杞人忧天,因为我们基本上没有石油储备。

  记者:目前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突破2亿吨大关,到底增加到多大的进口量,会殃及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是不是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0%,就是警戒线呢?

  邓郁松:我国的石油进口量,是否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这要看国家的需求情况。至于追问是否有一个警戒线,并没有实质的意义,像日本完全依靠进口的国家,就无所谓警戒线。关键是进口的石油能否保证国内的供应。

  而进口能否保证供应,还取决于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对国内石油市场的影响程度。至于如何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这还需要一个系统性的配套方案应对。

  姜鑫民:只要经济需要如此多的石油,只要经济能够承受如此大的进口,进口量继续增长都是可以的。以日本为例,日本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非常高了,在当今高油价的背景下,还是根据经济需要和资源条件进口大量石油,尽管如此,其产业的竞争力还是很强,日本不会畏惧什么警戒线之说。

  解决之道

  记者:大家都知道:美国、日本等国的石油进口量也很大,但他们却能从容应对高进口量,他们的防控体系或降低多外依存度的行为,对中国有何参照意义?

  林跃勤:日本为了减少石油的依赖程度,在技术创新、生态能源开发方面进步很快,诸如混合动力车,所有措施促使日本现在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降低。中国由于技术结构差,替代技术落后,经济才起步。日本经济每增长100个点,石油消耗才增长10个点,而中国经济增长100个点,石油消耗就增长80个点。

  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这种发展状况都很难改变。中国只能一步步地来:通过能源法约束石油浪费,靠政府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未来5年还需要努力降低能耗,强化政府管理,减少浪费:大力开展节油运动,节能灯的推广,汽车耗油大改造,推广混合动力车;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单卫国:要降低我国石油进口量,解决的途径有几个:一是增加国内产品,目前这个很难上去;二是抑制消费,一时半会也不能解决;三是替代能源做补充,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周凤起:我先要补充说一下,目前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接近50%,进口、内产石油各占一半天下,很难说进口石油是国内自产石油的补充了,如果进口在10%、20%还可以说是补充,但50%的权重就很难说了。

  要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未来需要采取一切行动来争取少用一点油,使能源需求偏低:一是开展节油行动,改变当前的消费习惯,目前我国小汽车增长过快,追求大排量的消费方式不可提倡,在这方面中国还需要向日本、欧洲学习,争取在排量上实现低排量;二是燃油替代,进行技术攻关,进行非常规石油的提炼,这是相当有潜力的,例如非粮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液体燃料,此外还包括天然气替代,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国内天然气、进口天然气两条途径来有力推进。

  姜鑫民:从国外进口的石油量,这是一个外生变量,不是人为控制的。只要经济需要如此多的石油,就要进口石油以保证供应。目前我国建的战略石油储备,就是一个短期的防控体系,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发生作用。(记者 张娥)

责编:喻清卿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