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213户人家走出246位大中专生(组图)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4日 19:43 来源:海南日报

    

    浪炳村小学6年级学生李昌鸿家庭十分贫困,父母节衣缩食供养两个孩子读书,李昌鸿不负家长之望,以勤奋刻苦名列年级前茅。 程范淦 摄

  

  浪炳村重视教育蔚然成风,就连村委会都曾办起各种提高村民技能的学校。程范淦 摄

    

    村办小学的二层楼是整个地区第一幢两层教学楼,这个亭子便是村民在校园里修建的供师生课余休息娱乐的地方。程范淦 摄

    聚焦理由

    昌江浪炳村,一个有着213户人家、人均年收入仅1600元人民币的村庄,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出了246位大中专学生,其中有1位博士后,2位博士、3位硕士研究生。

    是什么让这个穷乡僻壤走出这么多高学历的孩子?又是什么让这个村的百姓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

    记者通过采访不难找到答案,是传统、是观念、是教训、是贫困,让这些家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窘,都不改供子读书的决心。也正是这种决心与痴心,渗入浪炳村后人的血液,激励着他们发奋读书。

    知识是力量,知识更是希望,昌江浪炳村人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风气值得我们去颂扬、去提倡。

    沿着布满碎石的狭窄的村道走一遭,入眼处几乎尽是残败破旧的瓦房,还有那夹杂在瓦房里的寥寥几幢二层或三层楼房,1990年建成的村委会文化楼前面的两棵大榕树下,十几名老人正在纳凉。

    这就是浪炳村,一个人均年收入仅1600元的村庄。但恰恰就是这个有着213户人家的村庄,从恢复高考至今,已经培养出了246名大中专学生(含在校大学生38人)。尊师重教在浪炳村蔚然成风。在这里,村民可以不建房子,甚至砸锅卖铁、借新债还旧债,也要供孩子上学。

    以上学为荣

    北依昌化大岭、南傍昌化江的浪炳村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现有村民1183人,他们主要靠种植水稻和甘蔗维生。

    多年以来,受诸多条件限制,传统的农耕并没有从物质上根本改善村民生活,但深深植根于村民思想观念中的尊师重教、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却让每个到访的人都感到诧异。

    “在浪炳村,村民们都以孩子考上大学为荣,即使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也要拼命想法子供孩子上学。这几年,村里出过考取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学生,还出过1个博士后,2个博士,3个硕士等。”浪炳村委会主任李宏安在向记者介绍这些情况时一脸自豪。

    没文化迟早被淘汰

    在昌化镇14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当中,浪炳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居于中等。令人好奇的是,在昌化镇乃至昌江县的诸多自然村中,为何浪炳村尊师重教的风气如此浓厚,且几乎家家户户都出过大中专生?

    “小孩不好好读书,没有文化迟早要被淘汰,即使考不上大学回来务农,也会多认识字,知道如何使用农药和如何管理农作物,我们不能让孩子吃没文化的亏,再穷再辛苦也要让他们多读书。”李宏安说。

    据村里一些老人介绍,浪炳村属革命老区,1938年,一批革命志士创办了浪炳小学,当年主要是以办学为掩护,招收本地学生秘密从事革命宣传活动。

    在浪炳村人看来,或许是受上述历史的影响,村人读书风气素来浓厚,家长们都以自家的孩子读书为荣,学生之间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也很足,至于斗殴、赌博、吸毒等不良现象,基本没在村里出现过。

    记者在浪炳村委会文化室看到,文化室墙壁上挂满各种匾牌和奖状,其中有广东省于1983年颁发的“文明和睦村”奖状。因为空间不够,好多奖状不得不搁在柜上。这些匾牌和奖状成了浪炳村村风良好的见证。

    只要孩子能上学

    在浪炳村,孩子没有顺利考上大学的家长,都羞于去喝别人家的升学宴;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第一批院校,不惜让孩子复读;有的家长宁愿放弃盖房计划,把积攒多年准备建房子的木料卖掉,换作学费供孩子上学;有的家长舍不得买肉吃,宁肯自己常年吃咸菜和酸瓜皮,也要把省下来的钱供孩子读书;有的家庭为了供养孩子读书,借新债还旧债,甚至借高利贷。

    浪炳小学校长李如周说,浪炳村的村民之间喜欢互相“攀比”,但不是比谁家钱多,而是比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比谁家的孩子考取的大学好。老师每次家访,家长都会恳求老师多教自己的孩子,有的还经常跑到学校求老师多辅导自己的孩子。

    据统计,浪炳村现有在外工作人员415人,其中干部107人,教师89人。李宏安目前正忙着联系这些在外工作人员成立助学基金会,帮助该村家庭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目前村里面已收到捐款3000多元。

    “决不能让孩子因贫困辍学,只要孩子能读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上学!”李宏安说。

    他们曾吃了没文化的亏

    42岁的吴成辟是浪炳村的无房一族。

    为了供养孩子上学,他将积攒多年的建房用的木料卖掉,所得平均分给孩子上学用。他原先居住的建于解放前的瓦房,由于屋顶塌下来,已无法住人。他带着家人搬到弟弟家暂时住下,每天吃咸菜和酸瓜皮,五花肉对他而言已是奢侈品,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上。

    为了孩子的学业,吴成辟的日子过得相当辛苦,对此他是否后悔过?对于记者的疑问,吴成辟不加思索就给出答案:“不后悔,就是让我把祖屋卖掉,我也要供他们读书。”他的语气很坚定。

    吴成辟之所以宁愿自己受穷、不盖新房也要供孩子读书,缘于他吃过太多没有文化的亏。

    吴成辟曾种有4亩花生,去年病虫害较多,他买来农药杀虫。吴成辟想当然地认为农药多放点,杀死的害虫也会多。结果害虫杀死了,地里的花生也绝收了。还有一次,吴成辟的爱人从村里小卖部买来乙草胺(一种用于旱地里的除草剂),将长在花生地里的杂草除掉。不久,吴成辟看到在水田里育的秧苗里也长出了杂草,就将上次剩下来的乙草胺撒在水田里,谁知5天后秧苗悉数死光。最后经旁人指点,吴成辟才明白除掉水田里的杂草需使用丁草胺,而不是乙草胺。

    “没文化真的不行,像我这样不认识几个字的,看不懂农药使用说明,怎么可能种好田,决不能让孩子们再吃我这种没文化的亏。”初中没毕业就回家务农的吴成辟说。

    村民林建益是另一个虽生活窘迫却咬紧牙关供孩子上学的家长。林建益丈夫不幸早逝,她自己收入微薄,多年来她一个人支撑起一个5口之家。为了能让孩子读得起书,每年报名入学时,交不起学费的她就跑到学校请求领导先让孩子入校读书,等家里的猪养大卖了钱再交学费。直到上个学期,林建益才将所欠学费全部还完。

    林建益的最大愿望是孩子们将来都能考上大学,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是什么促使浪炳村人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孩子多读书直至考上大学?或许,答案就是他们不想让自己吃过的没文化的亏,继续在下一代身上出现。

    浪炳小学校长李如周的岳母在村委会门口右侧开有小卖部,每次她都从乌烈镇某批发部进货。由于她只上过小学二年级,简单的加减乘除法都不会。每次送货过来,她都会喊来儿子或李如周帮她结账。

    “没文化连小生意都做不了啊。”李如周感慨道。

    李朝弟:4岁趴窗听课的留美博士

    提及李朝弟,昌江几乎无人不晓。1984年,曾就读于浪炳小学、年仅17岁的浪炳村人李朝弟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这是高考恢复以来浪炳村出的第二个大学生,而浪炳村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的头衔则被李朝弟的哥哥摘取。1989年,李朝弟本科毕业后免试推荐进入清华研究生院学习,取得硕士学位后留校当讲师。1995年李朝弟赴美留学并取得博士学位,现在美工作。

    忆起李朝弟的成长历程,父亲李仁惠记忆颇深。他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许多小孩一般到六七岁才开始上学,但李朝弟4岁时就在趴在浪炳小学一年级的窗户外听老师讲课,还跟着老师朗诵课文,老师见状便将其“请”进教室上课。5岁时,李朝弟进入浪炳小学一年级,正式开始了他的学业生涯。

    天资聪颖的李朝弟,入学伊始就走在其他同学前面。从小学到大学,李朝弟的功课一直名列前茅,几乎从未落在别人后面。

    小学六年级时,李朝弟开始自学初中教材,初中毕业后,李朝弟想报名参加高考,后因年纪尚小,被校长婉拒。

    李朝弟的父母均为教师,闲暇时夫妻俩都会轮流教李朝弟功课,直至儿子初中毕业。每天晚上父母批改作业时,李朝弟就坐在一旁做功课,直至凌晨才入睡。

    在父亲的印象中,李朝弟勤奋好学,学习起来十分认真,不想被任何人干扰,玩耍时也会全心投入,玩得十分痛快。李朝弟的父亲说,儿子好奇心特别强,在学习上有疑难问题总会打破沙锅问到底。

    由于工作繁忙,李朝弟已经有好几年没回国,但他每半个月都会打电话回家问候父母。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李朝弟在美国育有一男一女,正在大洋彼岸开创着自己的一番事业。

    采访札记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驻站近4年时间,走访过许多村庄,却从未遇到过像浪炳村这样的村子,这里的村民尊师重教,将供孩子上学视为头等大事,他们节衣缩食,既使砸锅卖铁、卖房子,借新债还旧债,也决不让孩子辍学。

    在采访过程中,浪炳小学校长李如周跟记者说起这样一件事:一些从外地调来浪炳小学教书的老师注意到这样一个奇怪现象,即浪炳村农贸市场的猪肉和鱼等几乎从未卖完过。问过村民才知道,不是村民不想多吃点肉,他们是舍不得花钱买肉吃,要把省下来的钱供小孩读书。

    在村民吴成辟寄居的地方,有间小屋子里藏有一缸酸瓜皮,就是这一缸酸瓜,足足可供他吃上半年。每天,吴成辟都吃着酸瓜皮和咸菜过日子,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则寄给孩子上学用。为了供孩子读书,吴成辟还借了一身外债,其中从弟妹处借来1.6万元,从昌城农村信用社贷来4000元,四五年过去了,他还无法还清。信用社负责人几次到吴成辟家催他还钱,均未果。“我现在是身无分文,钱全部投到孩子身上了。”吴成辟说。

    像吴成辟家这样因孩子读书而负债的家庭还有很多,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村民的生活态度却很是达观。他们不约而同将供孩子读书考大学视为一种智力投资,希望孩子们学业有成后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认为考大学是农村孩子唯一也是最好的出路。毕竟,吃过许多没文化苦头的他们,不想让这种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越来越多,工作岗位尤其是薪资待遇较好的工作岗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也愈来愈紧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对这些问题,许多浪炳村人并非没有考虑过。但在他们看来,孩子考上大学不只是一个面子问题,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是孩子谋得一份好工作的基础,是可以让他们与同龄人竞争时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

    在浪炳村,村民们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如人,将来不能考取大学。 一些接受采访的浪炳村村民说,作为父母,只要孩子能读书,他们会想尽办法送孩子去读,直至他大学毕业,至于找工作以及将来是否有出息,就得全靠孩子自己了。

责编:毛婷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