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沈浩未了的一个心愿

 

CCTV.com  2009年12月23日 09:4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光明网  

图为殷广勇父子三人的合影。记者 郭冠东 摄

  沈浩在小岗村简陋的住所书桌上放着一张没来得及送出的相片,这是他生前亲手为小岗村石马村民组村民殷广勇拍的全家福。

  殷广勇家可以说是小岗村最穷的一户。他今年58岁,老婆患有严重的智障,两个儿子一个7岁,一个5岁,家里只有两亩地,他虽然会一点点手艺活,但要照顾妻子孩子,脱不开身,没有劳动力,地里也没多少产出。他常年得东家要一点,西家要一点,靠村里各家各户的接济来勉强维持生计。

  12月5日上午,当我们采访团一行来到殷广勇家,穿过泥土和茅草搭起的门洞,走进院子里时,看到破旧的茅草房前,衣衫褴褛的殷广勇正蹲在地上,把切好的白菜放进菜篮子里,白菜煮面就是他们今天的午饭。两个年幼的孩子看着挤满院子的陌生人,紧紧依偎在父亲身旁,眼里透出一丝惊恐。

  看着这让人心酸的一幕,同行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声老师拿出身上仅有的几块用来御寒的巧克力,送给了两个孩子,记者们也都蹲在了地上开始采访。

  常年面对沉重生活压力的殷广勇显然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但是说起沈浩,他却像被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讲起了一件件往事。

  2008年初,石马村并到了小岗。听说小岗村有个民谚"有困难,找沈浩",殷广勇便登门拜访,向沈浩说了自己的困难。沈浩二话没说就掏出200块钱,说,你先拿去贴补家用。你的事我一准放在心上,想办法给你解决。

  之后沈浩多次来殷广勇家探望,每次不是给他买些粮油,就是给孩子带点水果点心,更少不了直接给他一些钱。殷广勇说:"沈书记头一次给我200块钱后,大概两个月里,他来四趟,给我还我两双袜子,还给两件衣服,我讲沈书记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这一辈子,我忘不了你"。

  今年春节,殷广勇家没钱过年,又是沈浩拿出200元帮他渡过难关。

  殷广勇激动的说:"在小岗,谁家穷,沈书记就往谁家去得多,也不怕沾了我们的穷气!像这样的干部到哪里去找!"

  殷广勇的邻居们告诉我们,得知沈浩去世的噩耗后,殷广勇借了15块钱,11月15号那天坐班车赶到小溪河镇上买了鞭炮和纸钱。17号(农历十月初一)凌晨天还没亮,他便从家里出发,两个孩子手里牵着一个,背上背一个,冒着凛冽的北风,步行跋涉了七里多地,赶到小岗村东头的公墓,为沈浩放炮、烧钱,在墓前久久不愿离去。

  他们感叹,15块钱对于全家常年吃不饱饭的殷广勇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殷广勇说:"腊月二十八我还要带上孩子去,我永远忘不了沈书记对我的大恩大德,以后一年四节,我节节都要来给你放炮、烧纸,我要教我的孩子世代都记住你…"

  与我们一同前来的小岗村村委会副主任,当年十八个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告诉我们,沈浩帮殷广勇家四口人都争取到了最高一档的低保,全家每年有了2400元的固定收入。两个孩子大的已经免一切费用上了村里的小学,小的明年也将上学。他们家的房子也列入了危改计划。

  文汇报的江胜信老师说:"但愿在大家帮助下,他家的生活能慢慢好起来。"

  是啊,真希望殷广勇和沈浩牵挂的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过的越来越好。

  采访将要结束时,同事王斯敏说:"咱们也给他拍张照片留念吧。"

  当殷广勇父子三人送我们到大门外,看着这庄稼汉子脸上淳朴憨厚的笑容,我按下了手里的快门……

  这张全家福一定会交到他们手里。(记者 郭冠东)

  (注:按照凤阳和小岗村当地习俗,一年四节为给亲人上坟拜祭的日子,分别为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农历腊月二十八)

责编:张仁和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