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从容应对逆势而上 鄂尔多斯市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

 

CCTV.com  2009年12月10日 11:3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编者按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并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银行称,今年1-5月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仅为1.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9%,并预测全球经济全年将负增长2.9%。但在鄂尔多斯市,我们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出手快、出拳重,在化解危机上出实招、见实效。财政大幅度增收、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增强、消费不断扩大,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0亿元,同比增长20.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81亿元,增长48.3%,位居全国第一。犹如寒冬中浴雪盛开的梅花,令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

  鄂尔多斯市的成功经验证明,事在人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奋发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金融危机,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两个增长率20%”彰显了鄂尔多斯市为国分忧对人民负责的坚强决心和钢铁意志

  2008年,对于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来说,真可谓“冰火两重天”。前九个月一路高歌猛进的火热场景,到了十月份却一下子降到了“冰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对鄂尔多斯市的影响显现,电力负荷由237万千瓦/日下降到115万千瓦/日,市场萎缩,煤炭、PVC、甲醇价格大幅下跌,全市133户规模以上企业中停产半停产企业达77家。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有人退缩了,要等一等、看一看。有人选择了逃避,要削减经济指标,下调增长速度。更有人悲观地预测,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将停滞甚至倒退。消极失望的情绪不断蔓延扩散,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前,鄂尔多斯市委政府一班人却始终保持着清醒而冷静的头脑,在经过对全市仔细调查摸底和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宏观形势后,他们认为:面对危机,决不能怨天尤人、自乱阵脚,决不能犹豫徘徊、等待观望,更不能动摇信心,迷失目标。尽管世界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但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尽管未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但我们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会发生逆转。市委书记杜梓出语铿锵有力:“鄂尔多斯是国家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和受益者,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以后第一个视察的地方就是鄂尔多斯市,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鄂尔多斯市检查指导工作,我们是改革开放30年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一定要冲锋在前,用我们的辛劳汗水和聪明才智杀出一条血路,在全国率先走出低谷。对人民负责,为国分忧!”

  在2008年12月29日召开的鄂尔多斯市委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全市2009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增长20.5%;财政收入达到320亿元,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000元、8000元,增长25%和15.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5亿元,增速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0亿元,增长3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104和4%以内。

  市委政府的决策吹响了应对危机的号角,鄂尔多斯市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迅速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生动实践。

  低成本竞争,易货贸易,银地银企合作解决融资难……办法总比困难多,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大举措成功实现“弯道超越”,在逆境中创造出“日进亿金”的经济奇迹

  鄂尔多斯市把2009年定为“项目建设年”,把扩大投资作为保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坚持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以高投入拉动高增长。鄂尔多斯市长云光中告诉记者:“今年,全市确定了1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盘子,计划实施1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100项,总投资3445亿元,把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在应对危机中调整结构、增长后劲。”

  为抓紧落实和推进项目建设,鄂尔多斯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与国家有关部委衔接,特别是组织项目推进团与长庆油田、神华集团、华谊集团、中石化、中煤、中石油、中国烟草等15家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沟通、协调,使一批大项目得以实施。通过做大政府信用平台,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积极争取项目批复和资金支持,争取到国家新增投资4亿多元,涉及项目22项,总投资24.8亿元。

  建立委贷资金、工业专项贴息资金等措施,并由市长亲自带队进行银地、银企洽谈衔接,政府与银行、企业与银行签订了若干合作协议、信贷协议,一些重点项目、优势企业得到了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其中工商银行支持鄂尔多斯市精品移民小区和康巴什新区基础设施建设40亿元项目贷款,是工行内蒙古分行历史上对各盟市基础设施贷款投放金额最大、审批速度最快的贷款。

  2009年已经签订的信贷协议有:开发银行50亿元,中国银行80亿元,浦东发展银行40亿元,招商银行30亿元,中信银行20亿元等。这些信贷协议的签订和实施,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和建设。如华泰集团30万台发动机项目通过委托贷款政策获得5.9亿元信贷支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三年向鄂尔多斯市授信额度420亿元,年内投放200亿元,目前已到位30多亿元。市国资公司也投入委贷资金23.5亿元,帮助重点企业解决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着力规范民间借贷,拓展中小企业贷款空间,全市共申报小额贷款公司95家,注册资金近80亿元,引导民间资金走向阳光化、合法化、规范化,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发挥作用。

  为切实解决企业低成本竞争问题,鄂尔多斯市制定出台了降低电价和天然气价格、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列、缓缴土地使用税、建立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贴息资金等十项措施,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用“保姆式”的服务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38户企业、82台炉参与自治区的电力多边交易,为企业节约电费超过1亿元。针对硅铁、电力遇到的问题,鄂尔多斯市积极与包钢开展合作。签订20万吨钢材、7万吨硅铁、2万吨硅锰的双边购销合同,帮助12家冶金企业恢复生产,同时下调电价和天然气价格,增加电力负荷33万千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争取税收缓缴政策,对2009年土地使用税实行缓缴,清理取消一批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并降低合理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养老金缴纳标准,为企业每年减少职工养老金1100万元;对重点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办法,制定具体措施进行帮扶。确保优势产业发挥作用,针对煤炭市场需求一度放缓、价格下跌的情况,鄂尔多斯市先采取限产保价措施,在价格稳住后,又多方开拓煤炭市场,避免了煤炭产业大的起落。

1/3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