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经典中国 辉煌60年】亿万农村居民由温饱迈向小康

 

CCTV.com  2009年08月13日 11:3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工人日报  
专题:经典中国 辉煌60年

  “我做梦也没想到我家地里那几个不起眼的‘睡石’,‘沉睡’了那么多年突然会被‘唤醒’,成了‘金子’,现在我睡觉都有钱进。”云南永德县户丫村两沟水自然村李文华最近提起这事,就高兴得合不拢嘴。

  李文华的高兴全得益于户丫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把户丫石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抓。

  户丫石属于层岩,色泽青亮光滑,质地坚硬,是建筑、美化的好石料。长期以来,有部分群众进行过小规模的开采,自己用于铺路、建房,但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也没得到有效发挥。

  2008年以来,户丫村把户丫石列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继茶、核桃、甘蔗之后的又一项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开发户丫石品牌。李文华地里的石头被首批选中,开发公司和他签订了合同,给他5万元,开发他家地里的9块石头。

  目前,该村共培育出20个户丫石开发户,每年能给当地群众带来1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户丫石的开发使户丫村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改变,许多群众富了起来,盖了新房。

  发生在户丫村的事情,正是举国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正式启动了新农村建设。

  当时就有专家评论说,众多利好政策表明,中国农民离过上“种粮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的生活不远了。

  仅仅过去了三年,新农村建设已惠及中国亿万农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8月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计,2009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速在6%左右。

  新农村建设虽始于2006年,但建国以来我国从没停止过对农村制度的创新。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全面放开搞活了农产品的购销;改革过去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取消农业税,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新农村建设的5个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正在逐步实现。

  60年来,随着良种良法的广泛应用、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不仅使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超级农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令所有中国人感到自豪。他发明的杂交水稻,将我国水稻的亩产量从300公斤左右提高到800公斤。

  从建国到1966年,我国农业科技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农业科技研究、教育和推广体系。

  农业科技的进步,让我国农产品产量迅猛增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双低油菜等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极大提高了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肉类、禽蛋和水产品总量跃居世界首位。

  60年来,由过去“有啥吃啥”到如今“吃啥有啥”,城乡居民的“米袋子”供给充裕,“菜篮子”时鲜丰盛,“果盘子”品种丰富,满足了城乡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种类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1%,农户的住房、食品、衣着和现代生产工具等得到很大的改善,电视机、自行车和电话已在广大乡村普及。

  值得称道的是,2006年1月1日,是个让亿万农民欢喜的日子。这天,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免税最直接的效果体现在农民的收入上。“一方面不用交税了,另一方面政府还给补贴,再加上科技种田、出外打工,农民的收入很快就上去了。”山西省阳曲县高村乡辛庄村村委会主任赵凤和说,2004年,辛庄村人均年收入1900元,到2008年,人均年收入增加到3900元。

  相关链接

  进入新世纪,中央连续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反复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使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建国60年来,我国实现了农作物品种5~6次大规模更新换代,推动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30公斤,总产量从1150亿公斤提高到目前的5285亿公斤。

责编:许桂梅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