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听,亿万农民的笑声(经典中国·辉煌60年)

 

CCTV.com  2009年08月12日 10:2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专题:经典中国 辉煌60年

 

  洛川的苹果红了。抬眼望去,如云如霞;一阵风来,甘甜芬芳。再过一个月,四面八方的客商就来了,苹果运往全国各地,还出口东南亚、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塌塌厦子漏漏房,家家户户都缺粮,穿的补丁踏补丁,盖的被子大窟窿。”这是解放前陕西洛川的写照。2008年,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村民不仅住新房,很多人还买了汽车。

  60年,中国农民圆了几千年的梦想:温饱有余,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其实,幸福生活早已超越了梦想:彩电冰箱、手机宽带、私家轿车、海选村官……

  6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用汗水和智慧,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走出一条小康之路。

  ● 农村改革不断推进,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家庭承包长期稳定

  免除税费补贴扶持

  日前,河北灵寿县青廉村老汉王三妮将自费铸造的“告别田赋鼎”捐献给中国农业博物馆。这只鼎记录着党和政府强农爱农的真实历史,也镌刻着亿万农民对党的“三农”政策的真心拥护。

  有两个词语总是最牵动亿万农民的神经。

  一是土地。

  1950年,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4.2亿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当家作主的农民生产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生共和国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1958年开始,实行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农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压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出工大呼隆,吃饭大锅饭”的局面,农业发展多年徘徊不前。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18个手印,掀起农村改革的大幕。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开始确立。1984年中央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让农民吃上长期“定心丸”。

  2008年,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山定权,林定根,人定心,沉睡的山林马上精神抖擞。

  二是赋税。

  长期以来,农业的积累支撑了工业的成长。财力充实之后,国家果断采取了反哺农业的战略。

  十六大以来,“多予、少取、放活”,支农惠农真金白银。2006年,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终结,全国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50亿元。据估算,再加上统计外的收费,共减轻农民负担1600亿元。

  2004年开始,先后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政策。2009年,“四补贴”金额已达到1230亿元。一减一加,农民得到巨大实惠。

  农村税费改革带动了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获得新的支持。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在经济上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这是打开农村改革大门的钥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处理和农民关系的基本准则。

  1982—1986年中央连续发出5个一号文件,将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发出6个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中央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判断,开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改变靠天吃饭局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粮食安全供给自足

  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8月9日,内蒙古海拉尔垦区。上库力农场场长王延生指着金灿灿的麦子和沉甸甸的油菜,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大麦小麦亩产千斤,油菜亩产超500斤。哪能想象以前麦子亩产一二百斤,油菜只有几十斤!

  粮安天下。世界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不仅实现了13亿人的粮食供给自足,而且由粮食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占有209公斤原粮,有钱人多吃一口,很多人就要饿肚子。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6000亿斤、8000亿斤、10000亿斤几大台阶。同时,经济作物生产协调发展。2008年全国棉花总产量达到749万吨,比1949年的44万吨增长了16倍;油料总产2952.8万吨,糖料总产13419.6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10.5倍和46.3倍。2004—2008年,粮食连续5年增产,2009年实现夏粮连续6年增产,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应对各种困难局面奠定了基础。

  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目前,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蛋类也已赶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我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已分别达到54.9公斤、20.4公斤和28.5公斤,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基础十分脆弱。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一直努力改变着靠天吃饭的局面。    

  政策扶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央6个一号文件,不断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力度,极大调动了地方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在全社会营造了反哺农业的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领域。

  科技攻关。江苏东海县平明镇农民颜景草说,年年以为产量到顶了,可是,年年有进步。看来,科技种田没止境。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实现了农作物品种5—6次大规模更新换代,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30公斤。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提高到50%以上。

  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各地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等问题,正在寻求农业增产增效新的突破口。

  ● 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展

  收入多元年年攀升

  超越温饱迈向小康

  今年54岁的江苏仪征新城镇东升村村民杨翠玲说,儿子和儿媳外出打工,每年都能往家里带回现钱;种粮有补贴,国家连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土地的转包费用逐年见涨,眼看着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舒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收入以农业收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各项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其中1979—2008年年均实际增长7.1%。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更是达到了人均2733元,同比增长8.1%。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深刻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开创了农民的就业渠道,为农民实现小康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到2008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545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34%,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1666元,比1978年增加了150多倍。

  农民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农民的衣服是补丁摞着补丁,而今,西装革履早已不再新鲜。平板电视、自动洗衣机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农家,小汽车也不再稀奇。

  消费结构也变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居民用于吃和穿的开支占到全部生活费支出的90%以上。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了43.7%。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达到了小康水平。

  向贫困宣战,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开发式扶贫规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放力度。2000年,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3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5%。进入新世纪,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务输出为依托,国家实施整村推进,缓解贫困。到2007年,贫困人口减少到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

  ●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乡村大地

  城乡统筹稳步推进

  公共事业长足发展

  “村里环境好,出门坐公交,看病能报销,娃儿上学不收费,有人管养老”,聊起现在的生活,重庆市綦江县农民余明霞乐不可支。如今,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切实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

  曾几何时,由于城乡发展的巨大差异,行路难,饮水难……种种民生难题阻碍了乡村发展的脚步。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扫除影响农村生产、生活的“拦路虎”,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通一条公路,兴一批产业。如今一条条农村公路铺到了天涯海角,铺进了高山草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公路发展非常有限。到2008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里程为321万公里,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88.7%,东、中部地区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89.7%、79%,西部地区行政村通公路率达78.1%。

  上世纪50年代,农村用电几乎为零。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实现“户户通电”,绝大多数省(区、市)行政村通电率都已达到99%以上。

  信息服务让城乡距离不再遥远。目前,全国通电话行政村比例达到99.7%,已有29个省份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全国95%的乡镇通宽带,98%的乡镇、89%的行政村能上网。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失衡。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建立“新农合”,农民的“看病难、吃药贵”逐步得到缓解。截至2008年末,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2792个,参合率为91.5%。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努力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279亿元,免除了全国农村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实施农村低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到2008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农村人口4306万人。2009年,全国10%的县试点“新农保”,农民60岁后将可享受普惠式养老金。

  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开始让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如今,广袤原野荡漾着丰收的喜悦,村村寨寨传出欢快的笑声。然而,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缓慢,需要加快。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轮廓愈发清晰,9亿农民又将迎来一个富裕文明的新时代。

  制图:宋 嵩

  制表:李仕权

责编:许桂梅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