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究竟以邻为壑,还是以邻为善?
乌鲁木齐“7·5”严重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造成一百多名无辜平民死亡。悲痛伤痕犹在,但是日本政府竟在此时放行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日本华文媒体《日本新华侨报》评论说,日本很难认识到自身在中国民族伤口上一次又一次“撒盐”。究竟以邻为壑,还是以邻为善,是日本政界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该报指出,允许“疆独”头目热比娅入境从事分裂中国活动,日本不惜得罪中国给热比娅提供活动舞台,目的在于牵制中国崛起。此时此刻,希望日本不要忘记对日本应如何处理对华关系时的名言:“不要做朋友感到讨厌的事情,国与国的关系也是这样。”
今年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冲击和考验。在各方的推动下,两国关系加速融冰,战略互惠关系得到扩展与深入,各领域关系取得了诸多积极进展。日本政府此举会对中日关系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是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
对此,香港《文汇报》说,日本政府允许热比娅赴日,将干扰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影响两国共同利益,实属不智。而且,日本对暴力恐怖势力采取双重标准,将助长暴力恐怖势力发展,危害东北亚地区的安全。
《光明日报》则指出,日本政府不应在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情况下,做出损害这种关系继续向前发展的事情。日本政府应当认清热比娅之流进行暴力和恐怖活动的本质,对自己向他们提供同情和支持的行为进行“足够深度的反省”。
香港《大公报》的评论文章称,日本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在借热比娅来为他们执政脱困。政经交困迫使日本一直在探寻转移视线的计策,打“热比娅牌”成为转嫁日本国内民众对国内政局不满矛盾的借口。 文章指出,日本当局当起热比娅的推销员,与其自称责任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既与联合国宪章精神相悖,更与中日友好大局不符。
美国《侨报》分析指,日本政府从在钓鱼岛及台海问题上的动作,到给热比娅发放访日签证等,其行动内在逻辑是一致的:不断地以各种机会来试探甚至挑衅中国对日外交底线,言论和行动逻辑严重背离,始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网友:一些国家“选择性失明”
日本政府的暧昧态度和纵容行径,同时也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批评。“中国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中新网论坛,网友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对日本允许热比娅窜访的不满。一位来自广西钦州市的网友说,日本政府执意坚持让热比娅入境,伤害了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
“一面喊着睦邻友好,一面盛情招待中华民族的罪人,这就是我们的‘好邻居’日本。”;“有些国家就是这样选择性失明,宁可相信分裂者的谎言,也不肯看看他们犯下的血的罪行。”网友在中新网论坛里留下这样的发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中国一些网站所作的有关“热比娅访日是否会对中日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的调查中,绝大部分网友都认为“会”。一些网友甚至激烈的提出要抵制日货来回应日本政府不顾中国人感情的行为。
不过,也有网友在表达愤慨的同时也认为,热比娅不过是“跳梁小丑”,她的行径是“蚍蜉撼树”,呼吁大家理性抗议。
中新网论坛中一位来自吉林的网友分析说,热比娅和某些反华势力不过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前者想利用后者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后者利用前者给中国制造麻烦。一旦利益需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彼此。所以我们不用过于担心他们的联盟,只要我们自己团结,就不怕任何敌对势力。
责编:扈玲娟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