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质疑水价上涨 称不能只是披着合法外衣(图)

 

CCTV.com  2009年07月23日 06:3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广州日报  

合法不合理水价上涨难以服众

  今年已经有13城市上调了水价或正在准备上调水价。饮水标准提高、“洋水务”介入和管理成本高共推涨价

  愤怒的网民们很容易就把全国十几个城市纷纷扰扰要涨的水价,与刚刚陪客吃饭饮酒过量而突发心脏病死亡的武汉新洲区水务局副局长联系在一起。醉死的局长与上涨的水价,这代表了走过听证会等程序的水价虽然有着合法的外衣,但却普遍受到是否合理的质疑,涨价难以服众。

  水价上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是资源的枯竭?是外资的阴谋?还是把自来水公司的亏损转嫁到市民的头上?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文/本报记者邱敏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13个城市上调了水价或者正在上调水价的路上。

  广州在本月刚刚提高了污水处理费,每吨从7角涨到9角,为了达到尽量不触发市民反面情绪的目的,政府部门刻意强调涨的是污水处理费,不提“水价”二字。因为很多市民并不清楚,我们目前的水价中其实是包含了污水处理费这一块的。

  上海,在经历了激烈交锋的听证会之后,水价开始了两步走的涨价策略。2009年6月20日起,上海市每立方米综合水价从1.84元调整为2.3元;2010年11月20日起,再调整为2.8元。

  北京在日前首次明确提出了今年将适时调整水价,水价调整方案最快有望两个月内出台。虽然北京目前已经是全国水价最高的城市,自2001年以来,北京连续四次调整水价,综合水价从每吨3.01元提高到目前的5.04元。按照专家的说法,水价占收入比约为2~3%,与欧美水平相当。

  我们还可以列出一串名单:南京、无锡、扬州、常州、兰州、昆明、河南周口、驻马店、银川等。

  据最新统计资料,36个主要城市水价平均为3.77元/立方米,与去年同比提高了4.7%。

  这一轮全国水价的上涨已经成为定局。

  这轮水价上涨酝酿已久

  “这轮水价上涨并不是突然暴发,其实酝酿已久。”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遇到通货膨胀,CPI迅速走高,让各地的水价上涨计划纷纷流产。”于是,CPI持续低位运行的今年,自然被看成上调价格的最好时间窗口。

  与供排水企业严重亏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通常在听证会上给出的涨价理由不同,傅涛分析了涨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国饮用水标准的提高,到2012年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将实施,水质检测指标将从目前的35项增加到106项。这种情况下我们原来的水厂必须面临着改造,我们水厂的传统工艺已经不能应付。这一国家标准是与欧盟和美国的饮用水标准接轨的。但要改造就要钱。”傅涛表示。

  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中国目前95%的水厂都是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等技术流程。但随着水源污染不断恶化,作为消毒剂的氯的添加量正在增加,这一点,使用自来水的普通市民也很容易有感性认识,比如养鱼的水要放一晚上。随着氯的增加,氯化过程产生消毒致癌副产物不断增加。一些抗氯性病原微生物也无法处理,这都对水质安全带来隐患。

  “第二,在目前水价中的构成中,污水处理费是重要一块,很多城市涨的也是污水处理费。这是因为,我国的污水处理率以每年20~40%的速度提高,大量污水处理厂在建设之中。打个比方当你收了100吨污水处理费时,只处理20~30吨污水,每吨七八角的价格足够了,但现在你要处理80吨污水了,钱就不够了。”傅涛说。

  虽然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有无外资介入与各个地方的水价上涨并不相关,但记者调查发现,外资水务公司在中国的攻城略地确确实实影响了中国的水价体系。特别是在“洋水务”进入中国的初期,地方政府出于“引资冲动”和“甩包袱”的心理,与洋水务们签订了不切实际的购水合同,带来了自来水企业的巨额亏损,为了填补亏损黑洞,涨价就成为政府和自来水企业的救命稻草。

  “洋水务”高价收购阴谋?

  兰州的水价调整听证会正在进行之中。1997年兰州供水集团和法国威立雅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兰州威立雅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威立雅水务共出资17.1亿元,获得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权。当时与威立雅一起竞标的另外两家水务公司最高的标价仅有7亿元人民币左右。人们惊呼威立雅水务公司为什么要多掏近10亿元?它们靠什么来收回成本?高溢价收购最终是否会是市民买单?

  事实上,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威立雅自1997年进入天津获得第一个项目起的10多年时间里,天津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先后上调了8次,由每吨0.68元提高到3.40元。”

  记者曾经采访湛江廉江的一个中外合资水厂,建了十余年一直没有投产。因为根据合约,廉江市自来水公司要向合资水厂购买其生产出来的自来水,投产的第一年每日购水量不得少于6万立方米,并逐年递增。而廉江市2006年的供水量仅为2.6万立方米。廉江市自来水公司算了一笔账,每立方米水的成本高达4.58元,而当时自来水的平均销售价格1.55元。这样,第一年廉江自来水公司就要亏损两千四百多万元。

  廉江市政府最后的选择是顶“不诚信”和“破坏投资环境”的“骂名”不执行合同。

  其实这种现象不独在中国出现。1998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将原来地方政府管理的水公司与外资合资,其后,居民平均水费比合资前高出76%。这些外资公司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借口绕过政府监管部门,私自修改合同,单方面提高水价,引起骚乱。菲政府不得不在2002年12月花巨额收回股权,终止合资。同样情况也曾出现在加拿大和南美。

  事实上,在目前涨价的听证会上,水务公司涨价的第一理由就是亏损。但这种亏损有多少是公司本身机构臃肿、生产效率不高等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呢?“公司本身人员成本过高等因素并不应当成为水价的一部分,让老百姓来承担。”傅涛表示。

  相关链接: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