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办在贫困农户家里的创汇厂房

 

——记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

CCTV.com  2009年07月16日 13:0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专题:大美青海——2009全国网络媒体青海行

     央视网消息:(记者荀志国 青海报道)在黄河岸边积石山下,有一家借国家扶持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发展壮大,且焕发勃勃生机的全球最大的生产穆斯林民族用品企业——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这是一个撒拉族妇女足不出户增收致富的企业,这是一个办在贫困农户家里的创汇厂房,这是一个撒拉族青年回乡创业实现梦想的成功典范。

    青海伊佳民族用品开发有限公司自1999年创立以来,恰逢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和青海省委、省政府打造民族企业品牌战略之机遇,公司抢抓这一发展之良机,确立“生产科技化,管理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规模集团化”的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为依托,以开发特色产品为主线,在短短10年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作坊式加工厂发展成为一个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在西宁、循化两地拥有资产3.2亿元、员工 5300多名,日生产帽子8万顶的全球最大的生产穆斯林民族用品的外向出口型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孟加拉帽、沙特帽、女士纱巾、拜毯、阿拉伯挂毯,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产品,正从这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公司民族服饰产品商标——“布哈拉”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布哈拉”商标已在穆斯林国家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知名品牌。

    青海伊佳公司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一路披荆斩棘,风雨兼程,谱写着循化民族企业发展的辉煌历程。1995年,走出国门的公司总经理韩阿乙草在巴基斯坦发现那里的穆斯林男士都带着绣花帽,所戴的这种绣花孟加拉帽却都是从别国进口的,而且质地也只是传统的的确良面料,但市场前景广阔,机敏的韩阿乙草认准这一商机。于是,他将投资目光投向与穆斯林生活密切相关的穆斯林民族帽市场。1999年初,青海伊佳民族用品公司在循化正式挂牌成立。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十年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不断加强创建名优品牌意识,公司独创的高科技链式绣花机,一方面成功解决了帽子接缝的难题,另一方面,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已成为公司专利。公司高科技电脑刺绣生产线的建立,成功地告别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不仅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更是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公司产品“布哈拉”牌穆斯林民族帽在国际化程度、市场主导能力、发展创新能力、质量水平等方面走向了世界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居国际同类产品前列。企业产品以成本低、款式新、技术含量高等优势垄断了青海、新疆、宁夏、甘肃、云南、北京、广州、浙江、东北等国内大部分同类穆斯林产品市场,同时出口到沙特、阿联酋、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20多个穆斯林国家,并且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设立了办事处,产品赢得了广大穆斯林消费者的信赖,成为引领国际穆斯林民族服饰市场新潮流的前导品牌。

    伊佳公司在党的富民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发展壮大的同时,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伊佳公司大力实施“企村共建”项目,也就是走企业建在农村、车间设在农户、农民成为“股东”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使企业资金短缺、厂房紧张等困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这种带有扶贫性质的经营模式,极大的调动了撒拉族妇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争创收入的积极性,受到了撒拉族妇女群众的普遍欢迎,使得村里的妇女足不出户成了伊佳公司的“员工”和“股东”,实现了农业生产和打工赚钱两不误,农民群众也有了稳定的收入保障,使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紧紧连在一起,成为利益共同体。今年县委、县政府积极与省地民委、扶贫、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加大项目和资金整合力度,进一步扩大“企村共建”覆盖面,争取资金500万元,在白庄、道帏、清水、积石等乡镇13个撒拉族贫困村设立创业点100个,累计有2000名妇女实现了就地就业,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这一项目还辐射5个乡镇2182户10291人。

    民族工业的崛起,为循化县乃至周边县扩大贫困妇女劳动力转移再就业开辟一条新路,十年来,累计吸纳贫困就业人数13086人,发放职工工资8636万元,向困难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800多万元。为循化县及海东地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尤其是农村贫困妇女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循化的经济繁荣,调动了妇女、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走出家门,增长见识,增加家庭收入的积极性。“村企共建”这一创新经营也为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模式。

    十年来,伊佳公司风雨兼程,走出了一条敢担风险、敢闯市场的路子,走出了一条创知名品牌走广阔市场的路子,走出了一条企村共建的扶贫新路子,走出了一条吸纳农村妇女就业共同致富的路子,也使企业由小到大,成为民族用品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全县、全区、全省“企村共建”、企业、农户互利共赢的一个典型。

责编:张仁和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