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
“姚”钱树 赢竞争
据悉,姚明收购上海男篮一事始于年初。赞助商中断注资后,上海队一位老领导和姚明父亲姚志源关系不错,在一次电话聊天时谈到了上海队处境困难。姚父告诉对方愿意处理此事。一个月后,姚之队和上海男篮坐到谈判桌上。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家美国财团和一家国内企业参与竞争,开出的收购价远比姚之队高。但在姚明这块金字招牌面前,没人挡得住诱惑。
有关人士分析,如果真的牵扯到“培养费”的了结问题,姚之队和上海男篮的收购更是成为一种必然。在上海方面看来,姚明是最适合的人选,他拥有巨大的号召力,能够吸引海内外赞助商的注意力,简直就是一棵摇钱树,没有人会反对姚之队把上海男篮经营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同时,双方合作又能顺带解决“培养费”的问题,何乐而不为?
【前车之鉴】
买辽足 赵本山伤了心
2000年,如日中天的乔丹购买了NBA奇才队的股份。两年后,乔丹对球队进行大重组,战绩仍然不理想。乔丹亲选的状元秀夸梅·布朗,被行家称为NBA历史上最差的状元之一。2006年,乔丹又成为山猫队的大股东,成绩还是不理想,经营也难有建树。
2005年,赵本山也是在家乡球队辽宁男足最困难的时候,想凭借着自己的市场影响力挽狂澜,结果没把辽足拉出来,差点把自己也陷进去,半年后和球队分手。赵本山说,“中国足球市场不干净,谁进入谁伤心。”
【解读】
没有永远的魅力
不得不说,姚明走到这一步是他的勇气和责任心所趋。他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他作为一名球员无法体会到的。作为一名球员,他只需要打好球,而作为一名老板、管理者,他需要为每一名球员、官员甚至球迷负责。我们都知道他暂不可能参与球队管理,可他应该明白,无论他是否参与进来,他的影响力都将让这支球队得到的赞扬和指责集中在他身上!
更现实的问题是,姚明不可能承受每年1000万到2000万的巨额投入。可能未来两三年内,以他的魅力和专业团队的创意,能够帮助上海男篮赢得更多的投资和赞助,在经营方面有所反弹。但这毕竟只是个短期效应,对于生意场来说,姚明的魅力不可能长时间凌驾于利益之上。如果上海队或者整个CBA依然无法产生盈利点,那么三五年、十年后,姚明该怎么办?说得更现实一点,一旦姚明退役,他的魅力将随之而去,姚老板将失去头上的光环。
体坛传媒高级副总裁 颜强
责编:李二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