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消息,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8时50分左右在北京301医院病逝。季羡林简介: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中新社发 冯磊 摄
20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北京举行活动纪念创刊一百周年,季羡林、周南、经叔平、何鲁丽等出席纪念活动。季羡林教授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人。著名东方学家、梵文学家,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中新社发 满会乔 摄
中新网7月11日电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虽然年已耄耋,但近年来季羡林先生依然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凤凰卫视年初推出的一档节目,讲述了季老的热血人生。在已经走过的将近一百年时间里,他曾经直面日本人的刺刀,也曾为浓浓的乡愁毅然回到大陆,而恋着他的“打字机主人”,则终生未嫁……
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季羡林
“少无大志”不爱读书 反抗日寇面对刺刀
陈晓楠:在二十世纪灿若星河的学术大师当中,季羡林是比较奇特的一个,他既没有家学渊源,也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但却从老家的田间地头一路走来,走上了学术巅峰,期间的曲曲折折也颇耐人寻味。有人说,季羡林是中国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见证人,因为季羡林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为了制作这期节目,我们特意去解放军301医院,看望了已经98岁高龄的季老。
季羡林:中国是和为贵,以这种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我们讲“和”,这中国的精神。
解说:在山东临清市,流传着现代名人的文武双星说法,武指的是抗日名将张自忠,文就是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临清人。
老农:我年纪不多大,我就是73岁,他(季羡林)现在就是够90来岁了,够吧。够90吧,97了,98,俺大爷96了,也活着,也在着了。(季羡林)现在还能走路吧,能,能走路。
老农:(季羡林)对咱官庄这个帮助也不少,就是捐献的东西,修路,他(季羡林)这个捐献都不小,咱说对官庄也有贡献。
解说:1911年8月,季羡林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的一个小山庄--官庄。在他出生两个月后,辛亥革命爆发,末代皇帝溥仪被请下帝王宝座。季羡林对幼年的的回忆中,穷和饿是关键词。在山东西部最穷的县里找最穷的村,在这个最穷的村里找最穷的家,那就是季羡林的季家。
蔡德贵(季羡林助手):穷到自己从来没吃一顿饱饭,但是,有一点好东西,他记得很清楚的,一个就是母亲从外祖母那个邻居那,拎回来一罐牛肉汤,从这个汤里边呢,结果捞出来一小块牛肚,那一辈子吃的,就是第一次吃那么好吃的东西,拿出一块小牛肚来以后呢,又舍不得一口吞下去,拿了一个生了锈的小刀一点点切着吃了这一块小牛肚,那觉得是一生吃的最可口的一次饭。
解说:小时候季羡林并不爱读书,家里连带字的纸条都没看过。虽然6岁就来到济南求学,但很快,动荡的时局打乱了这里的平静。
季羡林:我没什么理想,我少无大志,我高中毕业以后,家里边没钱,就想找一个职业,当时的时候呢,是抢一只饭碗,没想,我没想什么大志。
蔡德贵:因为季老呢,他小学毕业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所以好学校他不敢报,他最后选了一个什么呢?当时济南有两个就是名声不好的学校,一个叫破正谊,一个叫烂育英,他最后就选择了一个正谊中学,而当时他入了学以后。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老师,就是鞠思敏先生,当时他是做正谊中学的校长,所以这个人是当时最有名的爱国者之一,日本人进了济南以后,慕名想求他出来做伪政权的一个官员,坚决拒绝,挨饿也不拿日本人的面粉,所以这个人就是一生爱国对季老的影响特别大。
解说:校长的风骨感染了少年季羡林,从1928年日寇占领济南那天起,当地学生组织的反抗就没有停止过,季羡林和伙伴们一道发过传单、撬过铁路、烧过日货,让日军非常头痛,于是,针对学生的抓捕和枪杀时有发生,17岁的季羡林,险些死在日寇的刺刀底下。
钱文忠(季羡林学生):季先生正好家里有件什么事情,要到一个药店去,被日本人拦住了,因为日本人是最恨学生的,因为学生一直在搞反日的活动,所以看见季先生一看,突然发现他腰里扎了根皮带,日本人说你是学生。
蔡德贵:后来季羡林呢,就是跟他说,现在我经商,现在商人呢,也多少有一点钱了,也能系得起皮带了,这样就是算勉强的过去了,他说当时如果稍微不沉着,肯定会被抓起来,因为当时是明晃晃的刺刀。
钱文忠(季羡林学生):像这样的一件事情,对季先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青少年时代的季先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留下了一个致命的遗憾,就季先生会十几种外语,但是唯独不会日语,他不学日语,他从青少年时候他下定决心,不学日语。
解说:但是国难并没有因个人的侥幸逃脱而结束,1931年9·18事变,日军悍然占领东三省。季羡林此时已经是清华大学大二的学生,学生们对蒋介石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满,纷纷来到政府请愿。刚满二十岁的季羡林更是满腔热情,救国如救火,为了让蒋介石出兵抗日,他和众多学生一起,奔赴南京请愿,甚至卧轨绝食。
蔡德贵:他们坐火车是从前门火车站走的,到前门火车站的时候呢,站长不让上车,不让上车就是不能去南京,这些学生怎么办呢?就是卧轨,结果呢,因为学生卧轨后来站长不得不让这些学生去了。
解说:赴南京请愿只是季羡林清华学生时代的一个侧面,事实上,清华四年是季羡林一生的转折点。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