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学会在质疑声中推进改革

 

CCTV.com  2009年06月27日 13:3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杭州市推行公车改革,经过媒体披露之后,引起了舆论轩然大波。据说,早在今年5月,杭州市就取消了市局(副厅)以下的专车,大部分公车向社会公开拍卖。但这次被认为“大规模、高级别”、“全国尚属首例”的公车改革,却因为在取消公车的同时,给公务员发“车贴”而受到了广泛质疑。据说,“车贴”每月直接打入公务员市民卡,并根据行政级别分为9档,最低每月300元,最高为2600元。

  对此,有人质疑说,每月2600月元的“车贴”,比一些工薪阶层的月工资都高,这不是变相“给公务员加了工资之外的福利吗?”如果只是给公务员增加福利,并由此进一步造成新的社会不公,这样的改革,我们还要它干什么?

  其实,推行一项新的改革,面对种种质疑,并不是杭州市推行“车改”所面临的独特现象。此前,上海市打破户籍坚冰,推行居住证转户籍的新政,也曾遭到舆论的质疑。有人认为,上海市推行的“户籍新政”门槛太高,条件苛刻,这样的做法依然是将大量的非户籍人口拦在了大城市门外,造成新的社会不公。

  认真分析一些对改革新政的质疑声音,就会发现,“公平”成为最广泛使用和最引人注目的“核心词”。这与目前的社会气氛和社会环境有关。过去持续的渐进式的经济社会变革,逐渐走入了积弊难返、挑战重重的“深水区”,而实现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平与正义”,不但成为一种官方说法,也是民众的直接需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改革远非想像中那般简单,既有错综复杂的现实背景,又有种种利益关系的牵绊纠葛,希冀快刀斩乱麻或者一蹴而就的想法,往往不切实际。改革中,民众有不满有质疑,当属正常,改革者必须学会在质疑声中推进变革。

  比如,上海市推行户籍新政,实际面临的问题是,户籍制度的冰冷和坚硬,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和非户籍人口的基本权利。外来者在子女教育、经济适用房、城市低保、医疗保障等等方面,享受不到基本的市民待遇,而他们又是城市的纳税者,也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多年的智慧和汗水。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是维持现状继续这一最大意义上的不公平,还是制订公开、透明和具有操作性的规则,逐步推行改革?

  上海市的管理者选择了推进改革这条路,但改革肯定是渐进的,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质疑当属正常,因为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加深认识、不断改进措施的过程。

  同样,杭州市的公车改革,实际面临的背景是,很多地方的政府行政开支过高,从购买车辆、招录司机到维修车辆,每年的行政支出庞大,被一些专家痛斥为“屁股底下的腐败”。在这种情况下,是维持现状,让公车消费继续“庞大”下去,还是采取改革措施,逐渐改变现状,可能是公车改革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改革,肯定会涉及利益调整。杭州市公车改革的推动者不好明说的是,给每个公务员发300元至2600元的“车贴”,虽然是一笔不小支出。但是,过去一直使用的公车拍卖了,不用再负担过多的维修费用和司机工资,会节省很多的公务开支。同时,由于施行了公车改革,日后新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不用惦记着花费巨资购买与其“级别相对应的”新车,也会节省下很多开支。显然,发车补不是最优选择,但改总比不改好,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能通过“次优”选择,进行渐进式变革。在改革后的利益重构中,只要不是改革主导者有意的“自肥”,而是有积极意义的进步举措,都值得尝试和推进。

  同时,各级党政机关在主导一些改革时,要学会回应社会质疑。以往,有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式。比如,对某个领域进行改革时,改革主导者希望低调进行、不咎既往、尽量不陷入纷争。但是,往往改革会因为信息不完整、情况披露不全面,而引发广泛的舆论不满。改革者要懂得用信息的全面、开放和透明引导舆论。因为,只有把全面的事实尽可能告诉公众,才可能获得理解。

责编:肖金平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