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观点
昨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表示,北京公共交通的客流短期内不可能自然削减,目前可以采取“拼车”解禁、鼓励合并用车等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缓解拥挤。而正常状态下,公交系统没有逐人安检的必要。
“公共交通逐人安检成本高昂”
“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大型居民住宅区分布在城近郊区,地铁网络尚在建设中,引发了潮汐式交通特征,早晚高峰集中进城、集中出城。”毛寿龙认为,客观条件导致北京公共交通系统承载超大运力。
毛寿龙表示,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不可能“疏散”,大型居民住宅区已经建成,一段时期内,北京公共交通的客流不可能自然削减。目前北京还是可采取‘拼车’解禁、鼓励合并用车合并出行等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策略。
公交、地铁人满为患,这也是公共交通的安全隐患之一。毛寿龙介绍,携危险品乘公共交通工具导致灾难性事件,各个国家都必须面对此类威胁。但目前,其他国家多未采取逐人安检等防范措施,德国等国家轨道交通承载量与北京相仿,但地铁检票口都是自动系统,无人看管。如此“大意”的原因在于,发生灾难性事件还是“偶发因素”,而逐人安检须付出较为高昂的成本。
“公交遇重大事件可逐人安检”
毛寿龙认为,鉴于北京轨道交通的安检设备、人员均已完备,乘客多已接受,所以奥运过后可以延用安检措施,每名乘客都要通过安检仪的排查。公交车则没有采取相同措施的必要。
但他同时表示,“如果遇到奥运这样的重大事件,或有关部门掌握了有人试图搞爆炸等情况下,职能部门有义务在公交车上采取逐人安检的措施”。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立强 左林 王姝
责编:李二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