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5日电 安徽黄山脚下屯溪市郊,一座不起眼的高不过一两百米的小山腹内,藏着一个大大的谜团——花山谜窟。
2000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踏松脚下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5公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36座。据考证,石窟群距今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
记者日前进到这里,得以一窥洞天。其中,2号窟在半山腰,洞口呈虎口张开之势。入洞后随坡下延,凉气浸淫,回望洞口,早已雾气腾腾。洞内有几十根石柱昂然挺立,组成长80米的地下长廊。右侧有一方形洞口,入内方知廊中有廊。
令人惊奇的是,石壁上有天然形成的秋色图和窟顶大斜面。秋色图中整个画面布满黄棕色的秋叶,山林、高峰、民居为黑色。其中民居还可明显看出徽派建筑的风格,前面有一条白色的小溪穿过。
大斜面是在清淤完毕后被发现的,与外面的山坡坡度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抑。这个大斜面的出现提出了一个新的谜团: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准确判断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与山体走势吻合呢?
35号石窟口小洞大,有一段20米长的引洞。走到引洞出口处,豁然开朗,眼前空出一座惊人的地下宫殿,总面积有4000平方米。26根周长约10米的异形石柱顶天六地,石柱周长有十几米粗,一派豪气、霸气、帝王之气。环绕大殿有36间石房,最小者其面积仅2平方米;石房墙壁厚薄不一,最薄处仅10厘米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洞口处的通海桥,桥下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哗哗作响,很可能存在活的水源。溯流而下,到了洞内最低处,石壁清晰可见精雕细刻的花纹。虽然这里已经位于新安江水面以下2米,上下落差有25米,但是洞内通风状况良好,并无任何不适感觉。另外,洞窟的怪异构造使得声波被石壁吸收,无论多么大声喧哗,在洞内都听不到一丝回音。
石窟为人们带来一连串的“谜”。它们是如何建成的?为什么要建造这些石窟?挖出的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当年是如何开采和运输的?洞内有多处厚10厘米的石壁为什么不凿开而听任其挡在石厅中间?洞内石柱上的方型和圆型盲孔是做什么用途的?如此庞大规模的石窟群,为何至今没见到史籍上的记载?
关于它的来历和作用,目前共有十五种说法,分别为:石窟屯兵说;徽商屯盐说;史前文明说;山丘说;采石场说;皇陵说;道家褔地说;功能转化说;花石纲说;方腊洞说;临安造殿说;徽州府、渔梁坝说;杀人坞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
其中占主流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这里曾做屯兵时的驻地和弹药库之用。《新安志》上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削平黟、歙等地,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水域为“屯溪”。这既解释了“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为石窟群提供了一种答案。这种说法可由窟内遗留的矛、斧、大量未使用过的石块,以及某些岩壁上留有烟熏的痕迹等为佐证。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