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青年形象引世界议论 美智库研究“愤青”

 

CCTV.com  2009年05月07日 13:4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环球时报  

  连续几天高规格的纪念五四运动及庆祝青年节的活动,不仅把中国对这一代青年人的关注推到了一个高潮,也吸引着近年一直留意这个世界最大群体之一的外媒目光。这个相当于欧洲总人口一半的年轻群体,近年来在国内外纷纷被戴上不同的头衔:从“被溺爱的一代”、“草莓一代”、“鸟巢一代”,令西方担心的当然还是跟“民族主义”有关的“愤青一代”。不过,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把中国青年视为推动世界前进的正面力量。在几天前的研讨会上,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甚至打出了“理解中国‘愤青’”的主题。旅居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庚欣对《环球时报》说,这一代青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具国际标准的一代人,但他们也得承担中国向世界大国迈进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苦痛及磨炼,“任重而道远” 仍将是这一代人的座右铭。

  中国青年爱国主义受关注

  今年青年节是揭开中国现代史的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分别与名校学生直接交流,4日中国高层领导人还出席了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中国的这一系列高规格活动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兴趣,许多媒体将焦点放在“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上。日本《读卖新闻》网站5月4日报道称,中国正在引导期待祖国更加强大的年轻人增强爱国心。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中,众多中国青年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流汗工作,并挥舞国旗反对国际上的批评声音。这些年轻人的做法被认为与五四运动一样,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绪。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5月4日刊登了一篇题为“理解中国‘愤青’:未来会怎样?”的消息,介绍该学会桑顿中国研究中心4月29日主持召开的有关中国青年的研讨会。文章说,中国“愤怒的青年”,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外部世界都成为一种挑战性现象”。这些青年男女经常使用互联网和其他渠道来公开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该文章说,“超民族主义和反美情绪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在中国青年中产生,如今更是广泛传播,这与20年前的中国青年一代形成鲜明对比”,是什么令中国“愤青”兴起?他们具有多大的代表性?他们日渐增强的影响力将对中国未来的政治轨迹和外交政策产生何种影响?文章称,该学会举办的这次研讨会是为了探求中国社会这个独特群体的特性,西方可能如何触发中国“愤青”的激进反应,以及“理解中国年轻一代”会有何好处。

  这次研讨会邀请了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美国前白宫亚洲政策资深主任李侃如、《纽约客》专栏作家奥斯诺斯等人。李开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这些青年人心中的力量其实是正面的,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爱国的,是希望有更大透明度的,但是表现出来的行动有时过激了一些。因此应该想办法让这些人更好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使他们理性地分析各种事件。

  “美国之音”5月1日引述亚利桑纳大学战略媒体与公共关系专家吴旭的话说,这一代中国青年生长的环境给了他们一种非常强的自信,这种自信以及重新对自我的认知是前几代年轻人所没有的。“西方对中国的抨击,跟他们油然而生的骄傲感觉是非常对立的。加上这批年轻人在找寻自己个性过程中整个国家也面临重新定位的过程,所以荷尔蒙的生发加上整个外来的不公平造成一种愤怒的感觉。”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对《环球时报》说,“愤青”并不能代表目前中国的青年一代,它只是部分人情绪化的观点被网络放大了。对于西方舆论对中国青年一代的关注和担忧,贾庆国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对于一个崛起的大国来说,青年一代决定了其未来的内外政策,青年人怎么想,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贾庆国认为,对于一个国家的青年一代来说,国家日益强大,很多人引以为豪,这是很正常的。中国青年一代正常理性的爱国主义正在上升,他们越来越平衡地看待问题,思考自己国家与外界的共同发展,追求人类共同的价值。

  更有活力也更现实的一代

  近一段时间描述中国青年一代的其他方面特征的文章也频频在许多国家媒体上出现。加拿大《环球邮报》5月4日的一篇文章称,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对过去的事情“不感兴趣”,而是津津乐道于中国今天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文章认为,中国当代青年和几十年前的那代人相比,对物质富足的追求欲望更强烈,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则相形见绌。文章说,相比前辈,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更聪明,更有活力,但也“更现实主义”。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日前的一篇报道称,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愈来愈深地融入全球化,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不仅受政治、也受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现在的“80后一代”吃比萨饼、汉堡包,穿NIKE,看NBA和欧冠,也用iPod。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对自己文化主体的焦虑愈来愈强烈,所以需要在相当程度上拥抱民族主义,因此这一代年轻人“是最国际化的一代,也是最具爱国主义的一代”。

  德国《世界青年周刊》5月3日报道称,西方曾指望把“网络自由”和“性解放”作为攻占中国年轻一代人的武器,但现在显然让他们失望。德国《基督教日报》最近一篇题为“中国年轻人的偶像”的文章说,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中国,青少年们的偶像世界也同样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明星数量之多和兴起速度之快让“粉丝”们无所适从。但只有一个“明星”在中国是超越代沟的---毛泽东。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西方对中国青年的关注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其中最为外界所熟知的,便是“中国民主化出现在第几代身上”这一问题。鲍威尔说,西方关于中国青年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发生变化,如在本世纪初,许多人称中国刚刚长大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为“被宠坏的一代”和“经济的一代”,即除了自己和金钱,对别的都不关心。不过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青年原来的形象被彻底颠覆了。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