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商务部长陈德铭率团访美预计将签数十亿美元合同

 

CCTV.com  2009年04月27日 19:5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题:中美经贸领域“高调互动”深具“正面效应”

  新华社记者 郭鑫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率领的高级经贸代表团目前正在对美国进行访问,预计将与美方签署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贸易与投资合同。在美期间陈德铭还将会见美国新任商务部长骆家辉等经贸界高层人士,并出席一系列商贸合作活动。

  此间分析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两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大国此番在经贸领域的“高调互动”,向国际社会传达出携手共克时艰的信心,深具“正面效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说,中国高级经贸代表团选择在此时赴美,既是着眼于国内市场的“应时之需”,也是希望与美方携手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应该说是‘恰逢其时’”。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全面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制定了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并相继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赵晋平说,中国在经济调整振兴过程中,一些短期内急需、无法替代的技术和设备,仍然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无论是从抵御当下的金融危机出发,还是从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的长远考虑出发,采购这些技术和设备都是必须的。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但也给购买这些技术产品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由于商品价格下跌,成本大大降低,对于企业来说采购时机更加理想。”他说。

  这不是中国今年在经贸领域的第一次“主动出击”。早在2月份,中国就组织协调近百家企业赴德国、瑞士、西班牙和英国等欧洲国家采购,采购范围从消费品到机械设备、飞机等高技术产品,应有尽有,涵盖货物贸易和技术输出,金额超过130亿美元。

  “这在某种情况下也为对方市场提供了帮助,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赵晋平在评价这种采购模式时说。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面临严重的贸易失衡问题,两国政府和民间也一直谋求解决之道。这次中国经贸代表团的高规格出访,让人们看到解决这一长期困扰两国经贸交流难题的希望。

  从中美传统的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出口集中在货物贸易领域,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主流,满足了美国大量中低端消费需求。但与此同时,美国长期对华实行歧视性的出口管制政策,出于种种原因对一些高技术产品技术出口进行限制,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自身的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市场出口下降。

  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今年前3个月,中美贸易额为22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6%。尽管中方顺差比去年同期减少12.5%,但仍然达到102.5亿美元。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中国从2006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派出代表团赴美进行数额庞大的采购,采购金额分别达到了162亿、326亿和136亿美元。而这次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的新一轮“经贸之旅”,因其彰显的积极意义更加引人关注。

  尽管如此,中美贸易健康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中国在不对等贸易结构下获取的对美贸易顺差,每每成为美国对人民币汇率、贸易政策施加压力的诱因,而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摩擦和纠纷更是时有发生。

  今年初,美国国会表决通过了带有所谓“购买美国货条款”的经济刺激方案。由于其暗含的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尽管方案没有马上付诸实施,但作为美国最大进口国的中国仍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就在中国经贸代表团启程赴美前夕,中美仍在就美国限制中国禽肉问题进行磋商。

  “世界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合作共同努力。美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中国则是发展最快的大国,中美携手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赵晋平说,包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内的两国高层交流机制业已形成,此次中美商贸领域的良性互动,将为实体经济层面的复苏提供契机。

责编:赵旋璇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