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钱江晚报:"躲猫猫调查"是一次"龙套"一出"闹剧"

 

CCTV.com  2009年02月23日 17:0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钱江晚报   

    云南晋宁在押人员李荞明因为“躲猫猫”游戏而死后,网民调查团成为超越案件本身的热点。在经历尴尬的调查后,网民铩羽而归,真相并未大白。这些网民代表,反倒成了众多网友遭质疑的对象。本是要揭开事件的真相,没成想却反而为真相增添了更多迷雾,令人不得不感叹:真相的蝴蝶结为何如此难解开!

    组织网民调查团,就网民关心的问题进行监督、调查,本该有利于真相水落石出。但在“躲猫猫调查”中,它却没有能够收到预期效果。调查报告被指责“不解渴”,调查团成员也被指为“御用网民”,似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一次寻求真相的努力,在众多网友看来,只不过是一次“龙套”,一出“闹剧”而已。

    无论事情怎样扑朔迷离、曲折离奇,真相本身只有一个。网民调查团的手已经摸到了真相的蝴蝶结,当民众正准备欢呼雀跃的时候,调查团的手又收了回来。已经激起的民意,反而被带入一个“真相的罗生门”,民众当然不同意。

    民众要质疑的其实并非是为了要质疑调查团的成员,民众也很清楚,单凭着这15个网友组成的调查团,是难以承受民众对真相的强烈渴望的。民众的质疑是要表明:一个年轻的生命在看守所消失了,无论是“躲猫猫”,还是“摸鱼鱼”,需要有关方面能够主动、及时地将全部相关的信息公布开来,需要有关的人员出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才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法律的尊重。可是,至今,有关方面还是在玩着“躲猫猫”的游戏。

    当民众在“正龙拍虎”的闹剧中已经晕头转向,当“俯卧撑”的余韵依然萦绕在民众心头,当民众对“打酱油”依然印象深刻的时候,“躲猫猫调查”无疑是再一次将许多民众“娱乐”了一把。在此意义上,如果调查团的调查报告不能最终符合民众的心理期待,遭到民众质疑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于真相到底如何,想必晋宁警方是最清楚的,而且,真要追究起来,其实也并非什么千古疑案。只是,从目前有关方面的表态来看,似乎还没有将真相的盖子全部揭开。

    有关方面对“躲猫猫”藏着、掩着,显然,在一定的程度上伤了受害者家属的心,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筑起了一垛“不信任的高墙”。试想,如果晋宁警方不是有什么内容不便公开,或者公开会伤及有关人员的实际利益,为什么在民众对之抱着信任的心、对之充满期待的同时,警方却反过来不相信我们的民众呢?如果晋宁警方不能果断地拆除自筑的这垛“高墙”,无论是怎样的网民调查团,都是无法解开“躲猫猫的真相之结”的。(李迎春)

责编:李贤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