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德报:“躲猫猫”事件在中国引热议

 

CCTV.com  2009年02月22日 16:4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 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2月20日报道,题:致命的捉迷藏游戏(记者亨里克·博克)

晋宁县看守所 (图片来源:云南电视网)

  “躲猫猫”是中国的最新流行语。不久前,该词位列谷歌中国搜索排名第一。“躲猫猫”原本是一种小孩玩的游戏。

  在中国,小朋友做这个游戏时会有一个人大喊“躲猫猫”并闭上眼睛,然后其他人赶紧找地方藏起来。但现在谈论它的却是成人。“你今天躲猫猫了吗?”人们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发送着这个问题。

调查组成员进入看守所要先登记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张赜涛摄

  “躲猫猫”这个词听起来很可爱,但它流行的原因却并不如此。原因是严肃的,甚至是极严肃的。背后隐藏的故事始于今年1月30日。来自云南玉溪的24岁青年李荞明在森林中被人逮个正着,显然他打算盗伐林木。

  晋宁县公安局将其拘捕并关入看守所。2月8日,警方将李乔明送进医院。

  根据官方给出的说法,李荞明2月12日死于“重度颅脑损伤”。

晋宁县公安局介绍情况现场(摄影 杨之辉)

  当地公安局随后声称,李荞明与同监室的狱友玩“躲猫猫”,因被蒙上双眼,头部不慎撞到墙壁。此后不久,第一批讽刺性评论便在网上流传开来。比如,“珍爱生命,远离‘躲猫猫’”。

  不少人猜测,李荞明死因可疑。在网上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论:“躲猫猫是很有趣的游戏,但在某些地方做这个游戏可能是危险的(监狱、劳教所和看守所)。”

调查组成员进入看守所要先登记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两年前公开批评,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司法、行政执法过程中,作风粗暴、刑讯逼供、非法拘禁,手段残忍,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2月21日,网友代表向记者介绍调查情况 本报记者 刘普礼 摄

责编:高松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