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华社:从大冬会看冰球之冷与“小沈阳”之热

 

CCTV.com  2009年02月20日 12:5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冰球是本届大冬会率先开战的项目,中国队选手均是黑龙江本土选手,可谓家门口作战,男、女队比赛两个冰球馆也都不大,遗憾的是,现场观众并不多,有中国队比赛时,上座率还勉强可超过五成,没有中国队比赛时,观众就更见稀落了。

  一些老年观众,回想短短二十几年前哈尔滨举城皆为冰球“狂”的盛况,欷歔不已。

  据老人们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尔滨业余冰球队遍地开花,不少学校与企业均建有校队、厂队,群众基础极好,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冰球运动在哈尔滨达到巅峰,有一场好比赛,不管多冷的天,几千人在露天地里跺着脚看比赛。有一年全国冠军争夺赛竟因为观众太多,不得不换了3个地方,最后在凌晨3点多才打上比赛。还有一年,有外国强队来访,热情的观众居然把冰球赛场护栏都挤倒了……俱往矣!

  中国现代冰球运动源自东北,相比于冰球之冷,同样植根于东北的“小沈阳”,则热得让人难以置信。在哈尔滨,无论是餐馆还是酒店,电视里在一遍一遍地放“小沈阳”专辑,人们看得哈哈大笑。

  自从在春晚亮相后,“小沈阳”可谓一夜成名,谈论他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当然,关于他的争议也很多,肯定者,说“小沈阳”极具表演天赋,虽然经历坎坷但自强不息,终于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是“草根成功”的典范;批评者,则直指“小沈阳”的“舞台特色”--男扮女装和学唱,尤其是戴发夹、着花衣、穿裙子,满口“娘娘腔”,被指责为“低俗”、“恶俗”。

  事实上,无论是冰球之冷还是“小沈阳”之热,都有其深刻原因。

  冰球是一项花费较高的运动,冰球热,需要地方经济强有力的支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衰落,地区竞争力有所削弱,再加上“应试教育”、“全运体育”,冰球群众基础从此越来越薄弱。冰球之冷,并非偶然。

  “小沈阳”之热,则契合了观众对“草根明星”的期待,同时验证了当前中国娱乐业的发达与网络传播能力的强大,大伙儿需要笑,哪怕你是另类的搞笑。

  其实,对待“小沈阳”现象需要宽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有人喜欢阳春白雪,有人喜欢下里巴人,有人喜欢雅致,也有人喜欢像“小沈阳”这样的一俗到底。

  但是,“小沈阳”之热,反衬冰球之冷,却令人深思与忧虑。

  现场观看冰球,才体会到这项运动的魅力:高速移动、激烈碰撞、精妙配合,既狂野又细致,可谓集力量、速度与技巧之大成,令人眼花缭乱又热血沸腾,难怪在西方冰球被誉为“最男人”的运动。

  中国,太需要类似冰球这样的“男人”运动了!当前中国青少年尤其是大城市的青少年动得太少,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不少教育与体育专家忧心忡忡。静态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学生一周体育活动时间达到23小时,我们的学生呢?

  在冬天,中国的青少年动得更少。当中国的男孩子像女孩子一样乖乖地窝在家里“遨游”题海时,同龄的欧美女孩子则像男孩子一样在冰天雪地里“撒野”。记者采访参加本届大冬会的几支国外冰球队,他们都表示本国冰球运动很受欢迎,青少年打冰球,比比皆是。

  “小沈阳”大红大紫后,娱记掘地三尺,今天报道他的爱情故事,明天又爆出他拒绝富婆包养的内幕……“小沈阳”俨然成为大众偶像。而在若干年前,哈尔滨的大众偶像是冰球选手。老人回忆说,当年打冰球的男子最受哈尔滨姑娘青睐,一些眼界甚高的“公主”引得众人追求,最后往往是“冰球王子”抱得美人归。

  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小沈阳”依旧很火,而同样来自草根的“冰球王子”能够不断涌现,得到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众青睐。当然,如果“小沈阳”能够回复本色,以“很男人”的形象得到社会认同与欣赏,那更是我们这个社会一大幸事了!

责编:王旭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