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铁骨柔情铸忠魂 留得芬芳满人间

 

CCTV.com  2009年02月10日 18:1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妇女报  
专题:党的好女儿王瑛

  时间定格在2008年11月27日。

  再有一天,就是王瑛的47岁生日了。然而王瑛的病情却愈益沉重,整晚整晚地咳嗽,靠吃大剂量的止痛药才能睡上一小会儿。

  王瑛2006年7月被查出患有癌症,在病情确诊后的两年里,除去10多次化疗时间外,她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而此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连起床穿衣这些简单的动作也很难独立完成了,王瑛终于答应去重庆新桥医院住院治疗。

  亏欠与眷恋

  11月27日一大早,王瑛就拖着沉重的身体,挪到厨房门口,久久地凝视着正在忙碌的母亲。

  在王瑛心里,一直包藏着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三年前,母亲被查出患乳腺癌,因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机,只能采取化疗方法保守治疗。作为唯一的女儿,王瑛只守护了两天,就匆匆赶回单位。她含泪告别母亲:“有重要工作在等着我。”是时,王瑛正在高塔乡解决一桩村民和乡政府长达15年的房屋土地纠纷,待到纠纷圆满解决,病床上的母亲再见女儿已是半个月后。

  慢慢走到母亲跟前,王瑛艰难地抬起胳膊,帮妈妈捋了捋白发,“妈,您为我太辛苦了,今后要多注意身体啊,今天我真不想到重庆去,真不想走啊……”

  谁曾想,这竟是母女之间的生死诀别。

  背着王瑛下楼,丈夫张勇分明感觉到了可恨的癌症已将妻子折磨得形销骨立。

  在王瑛癌症确诊之时,几乎一夜间,张勇满头白发、形容憔悴。

  走到二楼时,背上的妻子突然拍打起来,“把我放下,你的手臂做过手术,经不起重压。”王瑛用尽力气从丈夫的背上跳了下来。

  2002年,经确诊张勇手臂患有骨瘤,需要做换骨手术,术后在重症监护室醒来的张勇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王瑛,而是年过古稀的父母。父母向他解释,“王瑛在得知手术成功后就匆匆赶回了单位,因为有重要工作在等着她。”

  现在,就在自己病入膏肓之时,王瑛还在惦记着丈夫的身体。体味着妻子浓浓的关爱,张勇执意抱起瘦弱的王瑛,向楼下走去。

  在外求学的儿子张然此时还在睡梦中。

  记得暑假结束、临行的前一个晚上,王瑛在房间里给儿子整理行囊。她一遍遍检查,生怕有所疏漏。指着行李箱里装着的两双拖鞋,王瑛告诉张然:“一双是夏天用的,一双是冬天用的。”“不知道这次准备了,下个冬天还有没有机会给你准备这些……”

  张然知道妈妈惦念着他,但他不知道,王瑛在留下的一本笔记本扉页上一遍遍地写着“给儿子的话”几个字,反复写,反复写,写满了整整一页,写尽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无限疼爱。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石渠县工作的弟弟王勇,提起姐姐王瑛就一肚子的气。因为直到2007年办了病退,王勇的工作调动还是没有结果。至于弟媳妇下岗在家,求姐姐安排工作一事,王瑛更是一口回绝,“不是姐姐没能耐,也不是姐姐不帮忙,我是纪委书记,如果给你走了后门,怎么去监督其他干部?”

  拒绝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王瑛,将自己对家人的歉意藏在了心底,独自承受着生活的重担。

  坚韧与真诚

  看着张勇将王瑛从楼上背下来,张晋平和李亚莉的心里都“咯噔”了一下,一周不见,王书记的脸色更苍白了,没有一丝血色。

  车子开出去几十米,王瑛一直在不停地咳嗽。稍微和缓些,坐在副驾驶位置的王瑛才慢慢转过头来,询问南江县纪委常委张晋平:“最近单位上、省上对抗震救灾物资的检查情况怎么样了?”

  听了这话,张晋平有些急了,“王书记,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惦记着工作!”

  张晋平记得,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王瑛打来的第一个电话里也曾

  问过类似的问题。

  其时,王瑛正在离南江500多公里之外的重庆新桥医院进行化疗。

  2008年5月13日,地震后的第二天,本应还有一个星期才结束阶段治疗的王瑛,赶了600公里山路,出现在南江县纪委办公室里。

  之后,病中的王瑛干脆将行李搬到了办公室,住在了一张简易的行军床上,夜以继日地工作,不顾险阻,一次次深入受灾严重的乡村,积极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2008年7月是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关键时期,也是王瑛病情最为严重的时候。王瑛接到群众举报:有个别乡镇在抗震救灾物资管理使用上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张晋平记得,接到举报,王瑛气愤地拍了桌子,她要求工作人员马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走访调查,必须查个水落石出,并组织讨论制定了《关于严明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监督的纪律规定》,面向社会公开聘请17名义务监督员,落实专人24小时接访,并在重灾乡镇集中设立现场投诉点,对抗震救灾款物使用监督管理作了全面周密安排。

  生命的最后时光,朋友们很少接到从前那个豪爽热情的“王哥”的电话,有时把电话打过去,王瑛也会匆匆挂断。只有好友曹曦文不时地在向大家通报:“王瑛恢复得很好。”

  向所有关爱她的人撒下善意的谎言,“看似选择了逃避,但内心却埋藏着对朋友最真最深的爱,她是不想让朋友们为她担忧呀。”了解王瑛的曹曦文说。

  只有曹曦文知道,王瑛随身携带的包里总是装着三样东西:止痛药、化妆品和口香糖。每当疼痛难忍时,王瑛就会悄悄地服上几粒止痛药;每当要剧烈咳嗽前,她就反复咀嚼口香糖借此来屏住呼吸;每当气色不好时,她又总是躲在角落里迅速地涂上胭脂,抹上口红。王瑛始终在外人面前努力保持着纪委书记端庄干练的形象、昂扬向上的精神。

  送别与感恩

  2008年12月1日,为王瑛送行。

  巴中殡仪馆内鲜花如海,挽幛如云。被王瑛查处过的违纪干部来了,受到王瑛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来了,还有很多曾经得到过王瑛帮助的普普通通的南江老百姓也来了。

  送行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匆匆赶来的南江县“背二哥”(从事搬运工作的民工)。他们高举着“王瑛一路走好!”的黑色挽幛,眼里饱含热泪,长久地伫立在殡仪馆门外不肯离去。

  “背二哥”韩佳峻清晰地记得,在他刑满出狱后到纪委去反映问题时,接待他的就是王瑛,她详细了解情况,鼓励他踏实工作,重新开始。

  而这以后,韩佳峻和“背二哥”们发展的每一步都留下了王瑛的痕迹:出主意创办“背二哥”宾馆,帮助“背二哥”打官司维权,利用业余时间给“背二哥”们授课,告诉他们“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2009年1月21日,“感动巴中·2008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评选委员会给予王瑛这样的颁奖辞:“她是大巴山的女英雄。她铁面无私,却又柔肠百转;她嫉恶如仇,却视民如亲。她体重很轻,在百姓心中却重如泰山。她身材不高,在百姓心中却丰碑永存。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却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态。”(本报记者 乔虹)

责编:赵德礼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