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热乡班久伦布村格桑顿珠老人今年75岁,年轻时沦为江孜帕拉庄园的农奴。负责放马的格桑顿珠任庄主扎西旺久使唤,没有人身自由,也吃不饱肚子。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特别是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格桑顿珠老人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不仅分到了土地和家畜,还先后担任了班久伦布村村委会主任、江热乡乡长等职务直到1996年退休。如今格桑顿珠老人一家8口人,有37亩田地,种植青稞、油菜、小麦、豌豆和紧俏西藏市场的紫蒜及各种蔬菜。他家作为养牛专业户,共有7头奶牛,老人的大女儿普边每周两次到县城市场上销售自家的酥油和奶渣。老人家里购置了手扶拖拉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目前他家一年纯收入达8000元,成为该村的致富文明户。老人目前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在内地上高中和在当地读小学的两个外孙将来考上大学,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帕拉庄园是西藏目前唯一保留的比较完整的封建农奴主庄园,和平解放前,帕拉庄园在西藏有37个分庄园,共3000多名农奴。
格桑顿珠老人(右)和老朋友尼玛次仁在位于班久伦布村口的帕拉庄园遗址门前闲坐聊天(6月12日摄)。尼玛次仁今年76岁,当年也是帕拉庄园的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