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首批“海归”农民20年后再聚首

 

CCTV.com  2009年01月08日 13:1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专题:中国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新华网杭州12月6日电(记者刘莉莉 李亚彪)5日下午,浙江省宁波市大桥生态农庄董事长张建昌准时赶到省农业厅。作为20年前中国首批赴欧洲研修团的成员之一,他将与其他“同学”再聚首。

  198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在《农民日报》社和浙江省农业厅的组织下,首批46位中国青年农民走出国门,赴联邦德国学习农业先进技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组织农民赴国外研修。

  这46名青年农民均来自当时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浙江。当年,他们经过层层选拔,通过专门的德语和农业机械培训,来到德国最大的农区巴伐利亚州。这些学员分别被农场主领进家门,成为家庭的一员。他们与农场主同吃、同住,一起度过了一年的时间。

  短短一年的研修,却影响了很多人的一生。研修期间,学员们不仅接触到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也学到了一些深层次的理念。

  现在已经是华润雪花啤酒杭州公司质量总监的朱荣强说:“在德国的一年,让我终身受用。”他向记者讲述一件小事。那年秋末,农庄围墙的高压线要卷起来放在木桩上以待来年再用。他刚刚卷好几段就被农场主托马斯叫住。托马斯告诉他:“你卷的线圈刺是朝外的,这样放在木桩上夜晚容易刮到行人。”“这种细微处的文明,给我很大震撼,”朱荣强说,“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从德国回来后,这批“走出去”的中国农民作为新型农民的代表,为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

  张建昌融合德国配送服务的理念,在慈溪成立了长河农业服务公司,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统一为农民提供种子、技术、培训、收购等服务。之后,张建昌又根据德国经验,增加蔬菜加工。如今,张建昌领衔投资,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边上的盐碱地上建造了一座占地2500亩,集现代科技、观赏农业、休闲农业为一体的“宁波大桥生态农庄”。

  杨长海当年赴德国时还不到18岁,现在已经是安吉县递铺镇镇长。当年在德国时,他发现德国人对中国竹子情有独钟,回国后便潜心研究,1991年成功培育出观赏竹子。之后,他发现日本人钟爱栀子花,又倡导农民种植栀子花,使安吉成为栀子花的出口基地。

责编:赵旋璇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