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天电视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时候,他其中提到了一点,就是两岸要建立军事的互信机制,有专家学者解读这是针对台湾相当多的民众,希望大陆全面解除或者部分解除对台湾的导弹,某种程度是正面的回应,国台办怎么看待这一点,这种解读是否正确?
杨毅: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讲得很清楚,为了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的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胡总书记并且再次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谢谢!
新华社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对台重要讲话中,大量论述了有关政治议题的协商,这是否意味着大陆已经将两岸政治谈判提上了议事日程?两岸政治谈判会在什么时候启动?此外,这是不是也意味着两岸协商“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已做调整?
杨毅:从两岸恢复协商以来的实践看,本着“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步骤安排两岸协商的进程,这有利于协商取得成果,有利于累积互信,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希望进一步就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方面的议题作进一步协商,争取年内取得明显进展。对于两岸关系发展有需要的其他议题,我们将根据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积极加以推动。
东方卫视记者:我想问两个问题,我们知道,江丙坤今天率团来大陆访问,陈云林会长是否会有会见的安排?他们的主要议题是什么?二是我们知道已经有一批大陆地方媒体记者驻台采访,是不是会有第二批大陆地方记者驻台采访?有没有这样的计划?谢谢!
杨毅:经过海协会和海基会的联系、商量,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先生将在1月7日至10日率团到广州、南京等地参访台资企业,并出席由海协会、海基会共同举办的珠三角、长三角部分地区台商的座谈会,届时陈云林会长将前往与江董事长会面。
这次海协会和海基会安排的对台资企业的参访和举行台商座谈会,将邀请大陆有关部门的业务主管出席,听取台商的意见和建议。我想,这是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台商的需要、台商目前面临的情况,也同时有助于广大台商了解大陆各部门为缓解台资企业困难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厦门卫视记者:我们知道,到下周为止,两岸实现“大三通”就满一个月,请您介绍一下截至目前两岸“大三通”实现的成果。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大医师柯文哲日前受邀赴大陆讲学,被拒发签证,据说是因为政治立场偏绿,请介绍相关事实。谢谢!
杨毅:据了解,空运直航方面,平日包机启动两周来,双方共飞207个航班,大陆方面21个航点中已飞17个航点,台湾方面8个航点已飞4个航点。从第一周空中直航执行情况来看,两岸航空公司合计载客33682人次,平均载客率为73.4%,第二周比第一周略有增长。海运直航方面,2008年12月15日,大陆方面的15条船舶与台湾的5条船舶分别从两岸多个港口同时启航对开。2008年12月19日,作为首批直航台湾的船舶,中国海运集团所属的“新烟台”轮满载包括台湾特色水果、纺织品等货物安全返回。截至2008年12月31日,大陆交通运输部已向21艘台湾资本或台湾船公司经营的船舶核发营运证。直接通邮方面,自启动以来实施顺利,截至2009年1月4日,航空信函进出口总重10111.4公斤,水陆路信函进出口总重4098.3公斤;航空包裹进出口总重1698.4公斤,水陆路包裹进出口总重5001.1公斤;EMS出口7692件,进口9514件,总重26268.92公斤。
杨毅: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同意柯文哲大夫来大陆讲学,根本不存在所谓不发签证、阻挠的问题。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一个礼拜之前,也有媒体报道说大陆方面全面封杀台湾的砂石船,这同样也是一条没有根据的假消息。实际上,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大陆方面已经给21家台湾资本或台湾船公司运营的船舶核发了营运证,这其中就包括8艘台湾的砂石船,根本不存在报道中所说的所谓大陆全面封杀台湾砂石船的问题,所以我有一个建议,新闻界的朋友们做有关报道一定要慎重,尽量争取客观准确地报道,各位有什么不清楚或者需要核实的,我们国台办新闻局愿意配合大家。谢谢!
台湾年代电视台:刚才提到关于两岸政治议题的协商,您提到争取在年内取得明显的进展,请问两岸政治协商部分,是不是仍会在两会的框架下进行?您提的争取年内取得进展的时间表来看,是不是未来两会会谈当中就会把这个政治议题摆上时间表?
杨毅:您听的可能不是很确切,刚才我讲了,在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希望就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议题进行商谈,争取年内取得明显成果。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8年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当中不平凡的一年,对于过去这一年两岸的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能不能简单做一个总结,包括有什么特点?2009年,新的一年开始了,您能不能预期一下,两岸未来这一年经济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谢谢!
杨毅:2008年,在两岸同胞特别是工商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保持良好势头,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三通”取得重大突破,大陆继续推出并积极落实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两岸贸易和台商对大陆投资继续增长,两岸经贸交流和商务人员往来更加热络。
一是两岸“三通”取得重大特破。两岸周末包机如期实施。海协会与海基会共同签订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四项协议,实现了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通航、通邮,使两岸同胞的往来更加便捷,联系更加密切,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是两岸经济交流,互动更加频繁,合作更加深化。大陆各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涉台经贸活动,围绕促进经济交流合作,开展有效的交流沟通。两岸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大陆继续批准符合条件的台湾保险公司来大陆设立营业机构,迄今已批准设立3家台资人寿保险公司和1家台资财产保险公司。台湾富邦银行通过其香港子公司参股厦门商业银行,实现两岸银行业合作的突破。台湾企业继续参与大陆资本市场,迄今已批准11家台资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大陆赴台从事经贸活动的项目与人次继续增加,截至去年11月底,经审批赴台从事经贸活动团组达4668个,赴台人员17203人次,这个数字超过07年全年总和。
三是大陆方面继续推出并积极落实惠台政策措施,切实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在积极落实已推出的数十项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台办王毅主任在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宣布了加强两岸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10项政策措施。国台办在江西南昌举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研讨暨推介会”,并宣布了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9项措施。大陆有关方面组织指导相关团体和专家,成立“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团”并已正式启动相关工作。大陆方面继续采取措施,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帮助台湾农民缓解水果丰产滞销困难,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分批次采购云林、嘉义、南投等台湾中南部地区1200吨柳橙。
四是两岸贸易和台商对大陆投资继续增长。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1-11月,两岸贸易额为1223.1亿美元,同比增长8.4%;大陆对台出口24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大陆自台进口98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截至2008年11月底,两岸贸易额累计达8505亿美元。2008年1-11月,大陆共批准台资项目2092项,同比减少30.1%;实际使用台资17.1亿美元,同比增长3.5%。截至2008年11月底,大陆累计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7238个,台商实际投资474.7亿美元。
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面临重要的历史性机遇,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台重要讲话精神,同台湾同胞一道,共同努力,开展两岸经济大合作,扩大两岸直接“三通”,形成紧密联系,厚植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双赢。我们期待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为扎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更为强大的经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