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视频][图说三十年]那年代 没有数码相机

 

CCTV.com  2008年12月28日 07:4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CTV.com  
专题:新闻频道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节目

进入[朝闻天下]>>

    央视网消息(朝闻天下):今天我们来说照像。中国人喜欢照相,现在,随便在什么场合,都能看到人们拿着各种各样的数码相机、摄像机,会照像的手机拍个没完,而在30年前,照像是件高消费的事情,家里人拍个合影,得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这幅照片,是2007年留下的,南京的一批老照相师和老顾客再相聚,老师傅用老式的海鸥牌照相座机给顾客拍照。(点大)大家看师傅手中,这是一个胶片盒子,每拍一张,就得换这么一个盒子,红布用来遮光,而且这种相机大多只能拍摄黑白照片,对于灯光的要求也很高,现在不容易看到这样的情景了。

    用这样的机器,胶片很珍贵,拍一张照片通常只能有一次机会,这对摄影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不像现在,摄影师会拍好多样片,顾客可以随便选。老师傅右手拿的,一个皮囊样的东西,其实是照相机的快门,经验丰富的摄影师会细心观察,然后会不失时机地捏一下皮球,就算拍上了。那时,人们都对这玩意感到很神奇,形象地把这种照像称作“捏影”。

    改革开放初期,国营照相馆大多使用这样的座机,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口的中国照相馆,当年,中国照相馆这个响亮的字号闻名中外,门前常常会看到,一大早就有几百人在这里排队等候照像,但每天只发放200个号,如果拍四张黑白照片,大概需要100多块钱,那是很多职工三四个月的工资。

    这幅照片拍摄于1985年11月,很多国内游客在黄山观看西海日落的景象,仔细看看,几乎所有游客都在静静地观赏,而只有两个人在摆弄着手中的照相机拍风景,(点大)看左边这位,应该是一架“海鸥120”照相机,拍摄起来要从上面取景,一个黑白胶卷能拍摄十几张照片。

    这种120型相机,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个稀罕物。至少要花掉两个月的工资,而且还不容易买到。如果谁家拥有这么一台照相机,那感觉决不亚于现在拥有一部豪华私家车。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天安门广场。这样的场景,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天安门城楼前的照片,是那个年代大家共同的回忆。

    当时,没有多少人自己带着相机去拍照,所以,天安门广场就出现了专门为游客照相的摊档,明码标价。这照片冲洗出来需要一段时间,外地人拍完后,只能先回家等着,大概一个星期后,照片连同底片才寄到顾客的家里。

    再后来,政策宽松了,专门从事照像的个体户出现了,这些个体户机动灵活,像这个摊主,随身带着相框,里面是各种各样的示范照片,谁想拍什么背景、全身半身,都可以按图索骥,选择余地更大了。

    再来看一些过去人们留下的照片。那时,大家重视拍照这事儿,甚至搞的像个仪式。无论孩子还是老人,一定会规规矩矩或站或坐,认真地听从摄影师的摆布,而最常听到的话是:坐好别动,别眨眼,笑一笑……不过,通常这样的指令发出之后,被拍摄者的表情就更严肃了。

    虽然物质条件还不允许,但人们还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黑白照片变得富有色彩。于是,照相馆推出了所谓的“彩色照相”,也就是在黑白照上手工上色。价格要贵上好几倍,而且要一个多月才能拿到。据说,那时有手巧的年轻人,就自己动手绘制彩色照片,先要给照片上涂抹一层牙膏,然后细细地上色,挺出彩的。

    时间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让越来越多的新事物进入中国,彩色胶卷的出现,让照片从黑白变得色彩斑斓。各种画册里的明星,则成了爱美女性模仿的榜样,明星们白皙无瑕的肤质让女性艳羡不已,后来才知道,完全可以通过暗房加工实现。一时间,“朦胧照”开始流行,要“拍出来就和明星一样美”。

    那时,摄影师们为拍出“朦胧照”的效果,也费了不少心思,有在镜头前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或在上面蒙上一层丝袜,再配合上合适的灯光,还别说,效果还确实不错。

    这是一位观众朋友给我们寄来的,是他们家1983年的全家福,可以看到,那时的照相馆也有了很大变化,摄影棚里不再是单调的灰背景,背景装饰有了居家的气氛,当年,家庭电话还很新鲜,懂得人们心思的摄影师,就把电话也摆在那里做道具。

    这是1980年北京的北海公园。那时快速冲卷的技术引得公园里到处都是双手提着未干胶卷的青年男女,人们提着胶卷,看着未干的底片,急于扩印的情景宛如一道道风景。

    那时,已经有了国产的乐凯彩色胶卷,价钱比进口的柯达、富士要便宜一半,街头也出现好多彩照冲扩点,生意非常火,快的话,一天时间就能拿到自己的照片了。

    不过,这种情况持续没几年,街头照像摊的生意就逐渐冷清了。因为人们开始熟悉一种叫“傻瓜”的相机,即使没学过摄影的人,只要快门一按。关键是“傻瓜”还价廉物美,介绍如何使用傻瓜相机的书籍还非常的畅销。从这个时候起,相机成了很多普通家庭日常娱乐休闲必备的工具之一。

    这是1998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数码相机――“海鸥DC-33”。上世纪90年代末,数码概念出现,数码相机迅速流行起来,一张小小磁卡,竟然能代替几十个胶卷,而且冲印店成本不断降低。

    现在,人们买相机,关心的是像素上没上千万,机身、镜头是不是防抖,品牌是不是够名牌,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而机身变得越来越精致,像这样的情景,随便哪个景点,就再寻常不过了。

    很多照像器材商店里,过去的“傻瓜”相机,彩色胶卷,已经逐渐淡出柜台,少数的胶片相机,成为摄影发烧友的利器,过去的双镜头照相机,也成了收藏市场的宠爱。杭州这位老先生,一共收藏了1100多台照相机。

    方寸之间有回忆,老照片让我们品味到了当年的流行与时尚,照相机这样的电子消费产品的更新换代,让人们体会到的是时代之变、生活之变。

责编:魏宇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