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视频]【图说三十年】洋品牌进入百姓家

 

CCTV.com  2008年12月25日 07:4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CTV.com  
专题:新闻频道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节目

进入[朝闻天下]>>

    央视网消息(朝闻天下):这是1978年年春节,在北京芳草地使馆区,老外拍雪景吸引了一群小朋友围观。

    这是1980年的夏天,在故宫参观的老百姓,不看国宝,不看大殿,而是围观外国游客。更有甚者,据说1978年一外国旅游团在兰州被10万兰州人围观。

    30年前的中国是封闭的,街头很少见外国人,偶尔见到,老百姓会感到十分新奇,看洋人的打扮、黄头发、蓝眼睛……,一切“洋”的东西对国人来说,总是那么的新鲜。到了1979年之后,外国货、资金、西方文化、外国人陆陆续续进来了,“洋”的东西也逐渐在我们身边多了起来。

    说到外国货,不得不说说可口可乐的故事。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进入大陆的外资企业。

    1978年12月13日,在北京饭店,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协议,在撤出中国大陆30年后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而几乎与此同时,在北京饭店同一楼层另一间会议室里,中美两国恢复邦交的谈判正在进行。4天后的12月17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又在一天以后,12月18日,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了。

    由于与这两个重要的事件在时间上如此接近,使得一些西方媒体对可口可乐重返中国这一商业事件,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政治意义,当时《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甚至专门做了调查性报道,可口可乐也因此成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标签之一。

    观众可能注意到一个词“重返”,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早在1927年,可口可乐就曾登陆中国,在上海和天津设立了装瓶厂。这就是当年天津厂房的外景图片。这是1928年上海街头的零售厅。

    这两张老的广告照片如今看起来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说是重返,但作为一种外来的商品和商业文化,可口可乐的重返经历了重重波折。

    1979年第一个生产车间奠基)这是当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建的第一家装瓶厂,地址是在中粮公司下属的一个烤鸭厂里,厂房只有一间。我国第一个“可口可乐”饮料车间在京建成投产。

    这是第一批到达中国3000箱瓶装可口可乐,由香港发往北京,成为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最先到中国内地的外国消费品。最初,可口可乐的销售对象被严格限制在来华工作、旅游的外国人,是各地友谊商店里的奢侈品。

    1982年初,征得当时的商业部同意后,将供应旅游饭店后剩余部分由北京糖业烟酒公司系统在北京投放市场内销,当时它给人的印象是特贵,当时北冰洋汽水一毛五,可口可乐要四毛五;有中药味儿,第一口不好喝,但越喝就喜欢上了。当时,不少人还认为它代表了“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这是当年可口可乐公司国内第一批员工,员工张寿君回忆说,当年别人一听说他在可口可乐上班,都羡慕他。记得有次去医院看牙科,排队很长,负责挂号听说他在可口可乐,我看她眼睛都亮了,聊了会儿,直接让他去看医生了。后来再去,直接送瓶可乐,不用排队。而且,当时单位里的年轻人谈恋爱,因为有可口可乐压阵,成功率几乎是100%。

    1984年4月30日,时代周刊的封面:在长城上,手持可口可乐的中国小伙子,标题是:中国的新面孔。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此时的中国已经开始融入世界,有了崭新的面貌。

    如今,可口可乐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第一饮料洋品牌。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人均饮用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数量是:27杯,可口可乐早已从曾经的奢侈品变成了日常消费品。

    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后,一大批的外国品牌接踵而来。

    1983年4月11日,由邓小平特批的“与‘资本家’合作造轿车”的桑塔纳下线,被称为“汽车走下神坛”的典范。

    1984年夏,王府井大街南口,第一块外国产品大广告。

    1985年春,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YSL)时装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由于该展览当时与中国国情相差太远,服装理念超前,以至参观人数廖廖,在今天将完全是另一种场面。

    这是1986年4月,上海南京路出现进口货,群众都来看新奇。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肯德基快餐落户中国北京前门,也成为了时髦的特征。

    1993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不但是北京人,就连外地来京的人也注意到,原先矗立巨幅标语口号的地方,现在几乎全被国内外的商品广告取代了。

    回顾30年改革开放,我们看到的是外来商品、商业文化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消费理念,从最初的质疑、排斥到逐渐接受,最后融合的过程,如今人们在接受外来品牌、商业文化是更加的从容、自信。

责编:魏宇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