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点击观看视频>>>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三十年。从涉外婚姻到中国绿卡,从合资企业到中国入世,从一国两制到上海经合组织,从美国大片的引进到姚明、章子怡成为国际巨星,都标志着中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中的民间往来,中国都已经融入世界,并在世界格局中发挥着大国的作用,担当起大国的责任。
以1978年为坐标点,向前三年,有一个叫做比尔?盖茨的美国青年从哈佛退学,创办了一家叫做微软的公司。向后三年,IBM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在当时,没有人能充分地预料到,这两件事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又将会与中国发生什么样的关联。世界在全球化,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间,这二者邂逅相逢了。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历史的这种玄妙。那么,世界变化的轨迹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轨迹,到底在哪一个点上相遇,他们又是如何影响彼此的命运呢?
解说词:2008年冬季的一天,上海大剧院宴会厅,时装模特正在展示皮尔?卡丹09年的春夏新装。30年前的冬天,正是法国人皮尔?卡丹,成为第一个来到中国的世界级服装大师,也是把西方的时装表演带到中国的第一人。今天,这样的表演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当时,从没听说过还有“时装设计师”这一概念的人们,这样描述皮尔?卡丹的到来:“一位法国裁缝来了”。
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皮尔?卡丹漫步在1978年的长安街上,他穿着大衣,手插在衣兜里,面带微笑,从容地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注目礼,长安街,仿佛是他的T形台。
70年代的中国街头,是一片蓝、白、灰的海洋,西方人形容它象“蓝蚂蚁”。在这样的背景下,皮尔?卡丹时装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
徐文渊(现场观众):封闭了30年,没见过这么多绚丽多彩的时装。其中有一套衣服给我印象是很深的,就是有一个时装模特,她穿着一件披风走到台前,就把这个披风慢慢的滑落下去,滑落下去以后里面就露了一件袒胸露背的超短裙。在我们那个年代,觉得那简直是奇装异服了,整个会场是鸦雀无声的,有些男同志都不敢看,都把头低下,整个肃静的不得了。
解说词:当时,中国与世界,差异巨大的,还绝不仅仅是人们的着装。多年来,中国处于全面封闭的状态,和世界似乎是处在两个完全不相交的平行时空中。当这两个时空之间终于出现了通道,率先踏上通道的每一个人,心情都近乎于探险。
乌韦(德国嘉宾):我就有一点害怕,因为中国在我印象中比越南还远,没有人去过的。我们觉得中国很神秘,他们觉得西方挺神秘。
解说词:德国人乌韦是以外文局特邀专家身份来华的。他来了以后,周围好奇而关注的目光,让他觉得自己不像外国人,更像是外星人。
乌韦:我需要一个闹钟,所以去百货大楼。外国人,黄头发,几分钟在那边,起码一百五十个到二百个人一直在站着看我怎么买这个闹钟。
解说词:乌韦怀着好奇与探究的心情开始走访大寨、大庆等许多地方,而同一时间,3000名中国青年正在作着出国的准备,他们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留学生。
夏颖奇(首批公派留学生之一,现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怎么一下子通知你可以准备出国考试,完全意外。现在我们知道了,邓小平复出了,三中全会之后要改革开放。这些人在海外表现如何,到期不回来,怎么办等等,那个时候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邓小平决定大量派,让教育部迅速派出三千人。
解说词:这3000名青年,身着教育部专门为他们订做的西装,口袋里揣着统一发放的三美元,踏上了异国的土地。从降落那一刻起,各种信息就像不断倾泻的水流一样,直接拍打在他们的身上,巨大的落差生成的冲击力,让他们感到隐隐地疼痛。
夏颖奇:所有的东西都是新鲜的,商店摆的东西不会买,因为他是推车进去买,我们那个时候只有小杂货店,隔着柜台售货员给你拿一点东西过来,根本就不知道这儿怎么买。这半球的人是这么过的,我们是那么过的,我们的日子过得不行,不如人家,怎么不行了。这个冲击很大,他要反思。
解说词: 20世纪6、7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创伤的国家逐渐恢复了元气,经济重新起飞。而这时,中国却正在经历十年浩劫。
吴建民(原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你不了解世界,这个不行的。邓小平就是开放,这个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中国光是改革不开放,那还不知道怎么改了,不知道世界上发生什么变化。